|
两岸民众交流频繁,双方相互往来旅游人数日渐增加,但在沟通上,由于同一用词,两岸解释大不相同,容易引起误解。
比较容易引起误会,是两岸习惯用语。比如,在台湾,女性喜欢被称为“小姐”,被叫“女士”,是尊称;在大陆,“女士”也是尊称,但“小姐”,则指的是在特种行业工作的女子。
“阿姨”,在台湾是年轻人对比自己年长许多,或与父母同辈女人的称呼;但在大陆,“阿姨”这个词可不能乱叫,指的是“家中的佣人”。
大陆习惯称呼较亲密的朋友为“亲爱的”、“宝贝”,但在台湾,“亲爱的”只能是男女朋友或夫妻之间,“宝贝”通常则是自己的小孩。就连“朋友”这个词,在台湾朋友就只是朋友,但在大陆“朋友”还隐含男女朋友的意思。
除了称谓之外,两岸的形容词,也有同词不同义。
台湾说很“窝心”,指的是对方很体贴、让人心里感到暖意;但“窝心”在大陆则是反义,指的是“让人感到不愉快”,很“闹心”。
两岸对“感冒”的解释也不一样。在大陆,讨厌一个人,要说“我对此人不感冒”;而台湾的用法完全相反。“可爱”,在大陆带有幼稚的意思;在台湾,可爱是非常普遍,跨年龄、跨性别的正面称赞。
在台湾,为了表示客气,会说请您“批评指教”,但是“批评”在大陆有清算的意思;另外,台湾人一天到晚都在“检讨”,在大陆,“检讨”是很严重指责的意思。
虽然两岸说的都是国语(普通话),但随着时代变迁,台湾与大陆的习惯用语,发展出各自不同的意涵。所以,当台湾人遇到大陆人、或大陆人碰上台湾人时,彼此能够用心去了解“这个人究竟在说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