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家宝 于 2011-4-27 19:54 编辑
白内障术后的验光配镜
胡家宝/文 白内障术后无论手术效果如何,验光配镜都是必需的。这是因为:1、手术可能导致角膜的曲率发生改变,引起角膜源性散光。2、植入的人工晶体可能会发生偏心和倾斜,引起晶体源性散光。3、人工晶体的度数是通过计算或A超测量来确定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误差。4、如果术后远视力达到或接近1.0,就会有视近困难;如果术后呈现近视状态,又会视远不清;如果术后呈现远视状态,不仅视远视近不清,还会在强光下感到分外的刺眼。 首先要确定术后何时验光配镜。如果过早,眼部的屈光状态尚未稳定,将难以得到准确而稳定的光度。不但解决不了患者的视力要求,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配镜过晚,超过六个月,患者的双眼辐辏功能将减退,影响双眼单视功能。 术后炎症引起的散光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裸眼视力的最主要原因。此散光多为度数较高的循规性散光,主要见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由于这种术式价格便宜,尽管损伤较大,但仍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术后一周随着炎症的消退,角膜散光度数会逐渐减小,而且由于角膜垂直方向的弯曲度减小,大多数散光的轴位会由循规性转变为逆规性。在术后三个月左右手术切口基本愈合,眼的屈光度数基本稳定,六个月后屈光度不会再有明显的变化。但也会有部分患者的散光轴位在术后六个月甚至三年以后仍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所以配镜后最好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观察一年以上,如有变化,需作必要的调整。总之,选择术后三个月验光配镜是比较合适的,且尽量不要超过六个月。如果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等不了三个月,可以先配一副临时光度的眼镜。此时可能会有较大的散光,可以把柱镜光度的一半改为球镜。但术后三到六个月需重新验光配镜。 囊外摘除术导致的散光通常会较大,有混合散光者,有一只眼近视散光另一只眼远视散光者,而且散光的轴位大多并非对称。验光时要反复调整试戴,耐心沟通,仔细观察与询问患者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适应能力等。对于体质好,适应能力强,血压正常,心功能好,精神乐观者,可以适当多给一些度数,以求得到更好的矫正视力。某老大娘,77岁,术前未戴过远用眼镜,验光R:0.5×-2.75DC×60,L:0.5×+4.50DC×60,由于老大娘健康乐观,适应力强,配镜后无不适,满意而去。 白内障手术大多植入的是透明的人工晶体,有的患者会感到视物发蓝,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视症。这是因为虽然人生来晶体是透明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不断地受到紫外线与红外线的慢性损伤,逐渐变黄,视细胞会渐渐地适应这种变化。而一旦泛黄且混浊的晶体被换成透明的人工晶体,视细胞将很难立即适应这种变化。由于黄色与青蓝色互为补色,于是眼睛所见到的物体就会发蓝。一些高档人工晶体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设计为黄色。在我国由于经济因素,大多数患者植入的是相对价格较便宜的透明人工晶体,这样不但可能会发生青视症,在室外还会感到非常刺眼。这可以验配浓度为15﹪以上的染色片予以解决,也可以配变色片,颜色以茶色和灰色为宜。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忌配染色片和变色片。 在实际验配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术后远视力1.0,本应会发生视近困难,但其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只需将书本拿得稍远些便可毫无困难地进行阅读。我们知道视近时的调节是借助睫状肌的收缩力和晶体的自身弹性塑形作用来协同完成的一种动态的屈光过程。而人工晶体眼尤其是无晶体眼不应该存在调节作用。但事实发现,人工晶体眼和无晶体眼确实存在视近时的调节现象。这种异常调节力是多少,说法并不统一,有的认为是+1.5D~+5.3D,这符合有的人术后远视力1.0而仍可近距离阅读的事实。而多数认为这种调节力应为+0.50D~+0.75D,这恰好可以解释大多数患者在看33㎝处的书本时本应给予+3.00D的近用光度,而实际给+2.25D~+2.50D就够了。人工晶体眼和无晶体眼视近时存在的这种异常的调节作用被称为“假性调节”或“伪调节”。而且人工晶体眼的调节力要大于无晶体眼。 “假性调节”的产生可能与瞳孔因素有关。视近时由于近反射三联动的作用使瞳孔缩小,此时焦点深度会相应的加深。而且患者在视近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会自然而然的眯眼,使垂直方向的瞳孔直径进一步变小,使焦深更深。故瞳孔直径越小,假性调节越大。这种假性调节的存在,在白内障术后近用眼镜的验配中应引起注意。尤其在确定渐进多焦点眼镜的下加光度时,由于假性调节的存在下加光度给+2.25D~+2.50D就够了,这对于渐进多焦点眼镜配镜后的舒适度来说是很重要的。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视力和调节力,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展了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可调节式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同时光可调式人工晶体和记忆性人工晶体也在研发试验阶段。但就我国的国情来说,白内障术后仍然以验光配镜来满足患者的视力要求为主,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大连丽字眼镜连锁有限公司
胡家宝
摘自《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7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