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1|回复: 2

屈光参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屈光参差的病因和分类
大多数人双眼的屈光状态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双眼屈光状态的差异较大,会对双眼视功能造成影响,将这种双眼屈光状态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称为屈光参差。两眼0.25D的屈光差异会产生视网膜物像0.5%的大小差异,而人脑能接受的双眼视网膜物像大小差异通常不超过5%,因此,超过2.50D的屈光参差将可能影响正常的双眼视功能。
1.
病因
(1)
发育因素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近视度数逐渐增加,如果双眼的进度不同,就可能引起屈光参差。
(2)
病理因素
病理因素包括遗传性的因素,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等;获得性的因素,如眼外伤、球内或球周占位性病变、眼部手术等。
2.
分类
(1)
按屈光状态分类
1)
复性远视性参差:双眼的等效球镜度都为远视且相差达到1. OOD或以上。
2)
复性近视性参差:双眼的等效球镜度都为近视且相差达到1. OOD或以上。
3)
单纯远视性参差:一眼为正视或等效球镜度为正视,另一眼的等效球镜度为远视,且相差达到1.OOD或以上。
4)
单纯近视性参差:一眼为正视或等效球镜度为正视,另一眼的等效球镜度为近视,且相差达到1. OOD或以上。
5)
混合性参差:一眼的等效球镜度为远视,另一眼的等效球镜度为近视,且相差达到1.OOD或以上。
6)
垂直性参差:在垂直经线上屈光力不等。
(2)
按屈光参差的量分类
1)
低度:双眼的等效球镜度差异小于(等于)2.00
2)
高度:双眼的等效球镜度差异为2.25~6.OOD
3)
重度:双眼的等效球镜度差异大于6.OOD




二、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
屈光参差患者由于双眼的焦点或最小弥散圈的位置不一致,其中一眼的焦点或最小弥散圈落在视网膜上,另一眼的焦点或最小弥散圈必然在视网膜之前或之后。当两者的位置差异不大(2D或以下)时,通常可以同时使用双眼而不出现抑制,视中枢同时接收双眼的像并产生融像,可具有一定的立体视功能。这种用眼方式为双眼单视。但由于双眼视网膜像的清晰度和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时导致融像困难,故容易发生视疲劳的症状,且双眼视力可能低于视力较好眼的单眼视力。
当双眼的成像清晰度及大小的差异较大,中枢不能产生融像时,通常会抑制其中一眼的像以避免出现复视。有以下两种抑制方式:双眼交替抑制和持续性单眼抑制。
1.
双眼交替抑制
视远时抑制其中一眼,视近时抑制另一眼。这种情形最常出现在一眼为正视眼或轻微的近视或远视,而另一眼为2.50~3.OOD左右的近视。
由于视远时使用度数浅的眼,而视近时使用近视度数较高的眼,这样视远和视近都不需要使用或仅需使用很少的调节。故通常不会出现视疲劳症状,到了老视年龄也通常不需要配戴近视镜,但由于不能获得正常的双眼单视,立体视功能很差。
2.
持续性单眼抑制
无论视远或视近,始终抑制同一眼。例如一眼为正视,另一眼等效球镜度为中高度远视,则无论视远或视近都倾向使用正视的眼,而另一眼持续被抑制。
患者同样不会出现视疲劳症状,但如果这种情形出现在婴幼儿时期,将有可能导致废用性弱视。而无论小儿或成人,同一眼长期被抑制,均有可能出现废用性外斜视。




三、屈光参差的矫正原则
1.
对于具有双眼单视功能的屈光参差患者,在配镜时应尽可能地达到双眼最佳视力,以维持良好的双眼视功能。对于此类屈光参差的配镜矫正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
垂直方向的差异棱镜效应。在配镜时,一般是将镜片的光心对准视远时的瞳孔中心,在视正前方远处目标时,双眼都通过透镜的光学中心注视,不会受到棱镜效应的作用。但侧视时,由于双眼镜度相差大,故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方向差异棱镜效应,只是水平方向融合力大,该差异棱镜效应容易被适应。然而戴用这样的眼镜视近时,双眼通过光学中心下方和内侧特定位置进行注视,就会产生较大的垂直方向差异棱镜效应,而人眼在垂直方向上的融像范围较小,超过2△以上即无法融像,出现复视等不适,以致戴镜者不能忍受。故对于度数差异大的屈光参差,双眼的差异棱镜效应必须考虑。
如遇上述情况,应适当减少垂直方向的度数差异,或适当调整双眼镜片的瞳高,或另配一副视近的眼镜,使双眼视近时可通过光学中心进行注视。
(2)
戴镜后双眼视网膜像的大小差异。戴凸透镜使视网膜像放大,戴凹透镜使视网膜像缩小,这种效应称为眼镜的放大作用。但这种放大作用是比较同一眼戴镜前和戴镜后的像的大小差异而言,对于屈光参差患者戴镜后是否能适应,应考虑戴镜后双眼视网膜像的大小差异。
2.
对于成人严重的屈光参差,如度数高的眼视力差,并没有提高视力的希望,可维持现状。如度数高的眼矫正视力好,在维持正常双眼视力的情况下,应尽量给予足度配镜。有斜视的进行手术矫正,并进行适当的双眼视功能训练。

发表于 2015-6-3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我觉得不错。虽然是个老话题,但作者比较严谨和务实。作者并未按屈光度而是以棱镜度来评估可适性,这与很多个人的认识并不相同。赞同楼主的观点。但楼主缺乏屈光参差者配镜处方评估的内容。实际上,我们在解决屈光参差问题的时候是要以检查为依据的。不等像检查就是处理屈光参差的最佳手段。屈光度相差再大,只要不存在不等像,我们就敢两眼足矫。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5-6-3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如果能有些具体的例子分析一下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5-1-8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