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蓝南京

一个简单的真实故事,一点不简单的视光学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SHHB老师好!学生学习哪
发表于 2010-2-1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视界710 于 2010-2-11 16:39 编辑

shhb老师您好!
我看了您的回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不过学生愚昧向老师讨教几个问题,望老师不吝赐教!
17楼:这是一个眼底黄斑变性患者,是一个低视力患者。
一般这样的患者,视锥细胞病变后,主要通过视杆细胞来工作。
视杆细胞主要在暗适条件下工作,在明适条件下,视杆细胞是关闭的,所以在阳光下,她应该无法用眼的,也就是看不见。只要在暗适或者间环境下,视杆细胞才工作。具体这位同学用望远镜和放大镜,这个是一个远视屈光不正的情况。

1。老师果然厉害,一眼看出主人公是一个低视力者,学生无才无德,看了半天都不敢确定此人是盲还是低视力。因为学生认为,一个望远镜的重量有半斤以上,该望远镜的倍率一定不小。其光学机构也一定不会是简单的伽利略系统。那么该光学系统的倍率大于8倍实实在在是件小事。如果比较小巧的望远镜倍率可能更高。从这点看我认为盲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文章中说给主人公见光盲。说明其中心严重损坏,只能靠周边,我们知道越倒周边视力越差,她的瞳孔缩小就看不见东西,足见此人依靠的是视网膜的极周边部分,那么此人的视力完全可能到达盲的定残标准。因此,我觉得shhb老师能够做出此人是低视力的判断实在令人敬佩。不过我向问问看,shhb是如何做出这个判断的。
2。老师能够通过使用望远镜和放大镜就判断出此人是远视屈光不正患者,更是让我由衷的敬佩。以后我们远视屈光矫正大家可以不要在用屈光度了,可以使用倍率单位。而且远视矫正也应该可以不用眼镜片,而使用望远镜和放大镜了。我想请问shhb老师是如何通过主人公使用望远镜和放大镜这点推算出此人是远视眼的。
3。按照老师说的视杆细胞在明适条件下是关闭的,那么,按照视网膜细胞分布的情况来看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部,视杆细胞分布在周边。要是这样的话人白天不可能有颞侧90°,鼻侧60°,上方55°和下方70°的视野。可是实际情况区不同,为什么呢?还请shhb老师指点迷津。
发表于 2010-2-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引用shhb在18楼的发言:关于眼球震颤问题,这个其实是因为物像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而出现的调节系统的调整紊乱的问题,只要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个震颤现象就会消除。

1。学生真是愚昧,这点我的认识都和shhb老师不一样。我一直以为光学系统和人眼成像的好坏是与光学系统的特性有关,而是否能够成稳定的像与光学系统的稳定程度有关。而根据老师说的话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为震颤眼即使眼球不震颤也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或者成稳定的像。请shhb老师解惑。
2。调节功能紊乱与是否能在视网膜上成像有关,请老师解释。
3。依shhb老师所说,要想提高震颤眼的视力,解决眼球震颤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成像清晰度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可是目前为了提高眼球震颤者的视力,首先是要解决眼球震颤的问题,而解决眼球震颤问题的方法无碍乎就是手术和棱镜两种方法(对于有代偿性头位的给予棱镜)。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像和老师说的观点截然相反。请问这有应该如何解释呢?还有就是如何解决shhb老师所说的震颤眼物象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的问题呢?
请shhb老师回答!!!
发表于 2015-8-3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墨镜为的减少震颤,望远镜和放大镜都是为了能看清,主人公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发表于 2015-8-30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白化病+先天性虹膜缺损的可能性有,还有种可能就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后囊下型白内障(中心性),眼球震颤是注视不良性的而不是神经支配的问题。
发表于 2015-9-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5个孩子,3个如此,更支持后者的家族显性遗传。用放大镜看东西不一定是远视,那很可能是作为助视镜用的。低视力的人大多需要助视镜帮助。
发表于 2015-9-1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墨镜的原因一个是保护视细胞,还有一个是让瞳孔变大,光线能从晶状体后囊中心的混浊旁通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1-13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