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9|回复: 9

凤凰卫视戳穿杨元元事件真相(转自天涯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爱是世界是最伟大的字眼。可您见过这样的母爱么?她就象一棵小树上缠着的粗藤,从孩子刚出生时,她就相拥着他们百般爱抚,缠绵不休,可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她还死死地抱着他们,用自己的浓荫死死地罩住了他们,她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她却从来意识到,自己这种自私的母爱,原来以侵蚀孩子的成长空间为代价的,因为她的浓荫,孩子们远离了必需有阳光和水份,因为她不停的缠绕,让小树只好拼命挣扎,直到喉管被勒得无法正常呼吸...

  突然产生这种感觉,应该感谢石述思先生。是他在距离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生杨元元去世已经一个月之际,写出那篇被推荐到浪首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杨元元自杀是咎由自取?》一文,重新使杨元元事件掀起轩然大波,并使原本同情杨家不幸遭遇的我,在网友们对此文的强烈批判驱使,产生了想了解事件真相的强列愿望,收看了网上所有与杨元元有关的视频, 尤其是香港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对杨元元的母亲望瑞玲的采访,才得出这样与我的初衷相反的可怕结论。我甚至有点怀疑,那位身为公众人物的石述思先生,他是否真的同情杨家?还是象别人所说的“有意在利用杨元元事件炒作自己”?否则怎么会这样来帮杨元元母亲的“倒忙”呢?
  
  可以说,凤凰卫视的这段视频颠覆我心目中原先对杨家人弱者形象的所有认知。
  
  一直以来,在起初的报道带给我们的印象中,杨元元是个绝对要靠贷款维持生计否则就活不下去的贫困生,是一个无论自己都难都不愿扔下孤苦老母不管的孝顺孩子,而杨母呢,则是一个手无分文、无家可归、体弱多病、必须投靠女儿才能生活的孤苦无依的可怜老人,住在女儿的宿舍里不肯走完全是被逼无奈。但凤凰卫视的“社会能见度”节目却透过主持人与杨母亲的对话告诉我们的真相,却足可以令任何善良的人们瞠目结舌:
  
  原来杨元元可以不当贫困生的,在本科毕业的八年内,她曾考取过枝江和广西北海两个城市的公务员,只因母亲不喜欢小城市就放弃这两次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后来又多次考研才进了母亲梦想中的大上海。她之所以带母住校,也只是因为自己受惯了母亲的照顾,怕离开她之后会难以生活。杨母也不是什么手无分文、上无家片瓦的可怜老人,而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女强人,她每月享受着当地的医保和原单位900多元的退休金,原来的工厂虽然搬迁了,她虽然买不起新房,还是可以继续与其他职工分之一的职工一样住在老宿舍里,只是她不喜欢那穷地方,所以才硬跟着女儿挤进了大学宿舍,为的就是好利用大学生赚钱。还有,她之所以未经允许就赖在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宿舍70多天不走,理由居然是因为“我们在武大时也这样...”
  
  当看到这位的杨母,面对主持的询问象个成功人士般的在视频上充满自信的侃侃而谈,甚至还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和微笑时,我心里真有一种很强烈的刺痛感: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啊?女儿选择以那种悲剧的方式离开人世,而从她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悲伤,她从不认为自己是女儿的累赘,还在显摆自己才是女儿的救世主。从专业爱好到人生道路,不管女儿喜欢与否,她就是要用自己的人生目标左右了女儿的一切。我终于明白她那已经30岁才上研一的女儿至今为何没谈过一次恋爱?又为何找不到几个能说知心话的同学和朋友?现在想想,有那样一个不识大体的母亲30年来成天形影不离的跟随着,谁又能找到接近她的机会呢?当她与30岁的女儿挤在宿舍那张狭窄的床上时,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挤占的岂止是女儿的一张床,简直就是剥夺了女儿的空气和养份,扼杀女儿的情感与人生的发展空间啊!换言之,不正是这位母亲用自己无休止的奢求,绑架了女儿的一生么?
  
  更可悲的是,当央视“大家看法”的记者问:时至今日,你是否后悔当初对女儿去上海的安排?她想到的不是女儿的可怜,而是一个市侩的经济帐:“划不来...”,听到这里,我彻底对这位的母亲无语了。我在想,这不就是一种典型的“藤缠树”么?
  
发表于 2010-1-1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时间很少看凤凰卫视,没时间看,那个社会能见度栏目很不错,揭露出很多真相。
我在南方周末报纸上看到过其母一片凄惨之报道,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其母的错。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久不看电视了,这个事件也一直是在网络上有所关注。我猜想这个母亲是个要强的人,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出人头地,就想通过女儿来实现“抱负”。女儿的一生,就是母亲的替身或者说是傀儡,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死了倒是解脱了。
发表于 2010-1-1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件事情是社会教育根源的错,社会上的诱惑太多了,使得人心不清净,人心已经不清净,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只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方式表达而已。
发表于 2010-1-1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对谁错?错的人未必感觉到已经错了。
发表于 2010-1-1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只有一种感觉,恐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姐弟读书都厉害,很大可能是来自于母亲遗传的天赋。她弟弟是北大的博士,生活看起来还比较正常,除了姐姐死后跳出来向学校索取高额赔款外。
发表于 2010-1-1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的根源居然是这样?!
  只在网络上看过事情的发生报道,没去注意更深层的讨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以至于人们都不以为然了!
  也许,家长们该深思:什么叫成功?通往成功的路径,该怎么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倒觉得是应该重新定义母爱(也包括父爱)。这个女儿自杀前是跟母亲吵过一架的。女儿死后,母亲和弟弟只管忙着向学校要钱,却不见悲伤,这也是超出常人的想象了。
发表于 2010-3-1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可怜,可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4 00: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