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客时接待顾客,没客时研究顾客。 位置、装修、店面、设备等“硬实力”是决定一个店地位的基础,而技术、服务、人员素质等“软实力”则是一个店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在硬实力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将软实力极致发挥,对我们经营来说是永远新鲜的话题。而研究顾客就是提升软实力的切实措施,上至老板经理,下至店长员工,都有具体事可做。
老板经理研究什么呢?10楼已经说了,是做对比分析,同期相比开单量、副单价、销售额、销售量、顾客年龄段、商品价格段有什么变化?全盘通晓一切,然后以前瞻的眼光,制定产品及价格政策,规划服务方略。在这方面我们很多店都做得不够好,生意好时不知道为什么好,只知道钱多了,生意不好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好。要么没有数据可供分析,要么电脑里面躺了一堆数据不会分析,隐患长期不觉,决策全凭臆测。我们老说如何提高经营水平,其实就是这些具体问题了。那么让老板经理们学会分析数据、把握市场,是谁肩头的重任呢?你可能会说那当然是老板自已的事了。我却不这么看,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个同类问题:普及视光知识,提高验配技术是谁的责任?然后看看依视路又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十几年前,依视路等刚来到中国,那时候我们在卖什么呢?玻璃超薄加膜、树脂白片还有所谓的“韩国加膜”,那时候依视路的产品与这些东西比,基本没有优势,要推它的“天价”非球面、万里路更加不可能。它做了什么呢?它开始搞公益,做教育,先从这些与产品毫不搭边的“赔本买卖”入手来培养人的观念,不是对产品的观念,而是视光的观念。它引领你掌握了先进的视光技术,你就接受了它神一样的视光产品,又通过你向顾客不遗余力地荣誉推荐,终于在不久以前实现了让终端消费者一进店就问“依视路有没有”战略目标。相对于此,目前来讲我们的眼镜管理软件领域,还没有出现像依视路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品牌,它们的经营重点都还是在做软件本身,其中也不乏功能性、易用性做得比较好的,但是这有什么用?经营者要么觉得没必要用而不用,已用的面对一堆数据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使得软件业中至今还没有出现像镜片中的依视路这样的大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一个软件品牌具有依视路那样的战略规划,市场上培训不少,但鲜有针对业绩分析的案例研究培训。
配镜顾问研究什么呢?研究每一笔销售,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事实上,决定销售能力的不是聪明也不是智商,而是是否用心。我们总是很爱听别人讲出来的销售技巧,但听着虽然过瘾,却很难为我所用。那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有问题,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案例本身,而忽视了影响成败的关键点。再者别人的方法,往往所处的情形与我们自已的情况大相径庭,所以在实用中会发现很难套用。其实销售的精彩案例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每一位配镜顾问身边,只是被我们多数人所忽视了。如果你想真正的提高业绩,如果你想收到立杆见影的成效,那么就应当从现在开始,研究自已的每一笔销售。在《成功销售之勤于分析,善于总结》这篇文章中,我曾经说过,对于每一笔成功的销售,你一定要坚持问问自己:顾客为什么会买走它。如果是因为你的成功推销,你要想想为什么你能够打动顾客,你是通过什么打动顾客的,这样的推荐方式适用于哪一类型的顾客。如果你的结论是顾客的购买并非是你努力的结果,而是你的运气,那么你也要想想,下次这样的运气会有多少概率。如果这个顾客没有买,那么为什么一个有着购买愿望的顾客最终会走掉?如果是出现了某种意外,那么你要问这种意外可以提前避免吗?如果是顾客心理上的防备和排斥,那么怎么来通过沟通传递善意?如果是商品的价格超出了顾客的购买预算,那么怎么样才能事先获知顾客的购买力?如果顾客是出于对验光结果的疑虑,那么你认为你能够告诉验光师些什么?你必须仔细分析你的顾客,你必须问你自己:为什么顾客会买我推荐的商品?你要研究出买的原因,也要研究出不买的原因;要研究出成交顾客的共同点,也要研究出没有购买者的共性特点。你只要把这些顾客分类研究,你就可以了解,原来买的顾客有这种特质,不买的顾客有同样的抗拒点。了解这些之后,你就很容易知道,如何来改善你的介绍的方式和推荐商品的方法。
对于验光师来讲,可研究的决不仅限于技术本身,为什么同样的方法和流程,顾客会觉得你的验光不如那一位专业呢?你可能会归因于形象、气质甚至年龄因素。实际上这都是推卸之辞,形象好就一定会取悦于人?年龄大就一定经验丰富?当你这样反问自已的时候,你不会得到肯定的答案。真正的原因,是你与顾客的沟通技能有问题,你的专业技术、认真负责没有被顾客所感知,所以他对你没有印象。曾经有个顾客,配镜前就声明不差钱,只要戴着舒服就行,而度数也很简单,-6.50-3.00*163=1.0,新旧镜相同。但是在哪儿配的眼镜戴上都不如旧镜舒服,甚至去省眼科医院花大价钱配了眼镜,也一样不如旧镜。我们的验光师小牛找到了原因告诉顾客,您的旧眼镜光心距是66,实际是59,而眼睛本身也有外隐斜,所以新眼镜会不舒服,适应和锻炼一段时间就好了。结果顾客不答应,反复投诉,依视路1.6的镜片已经换了两副了,顾客也没有满意。于是轮到我出场了,我出示偏振光十字图标,让顾客戴上旧镜看,是完整的十字,戴上新镜看,竖线明显偏左,两副眼镜看同样的视标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意味着什么呢?顾客开始产生疑问并急于知道答案。同样的验光结果,我和小牛做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我让顾客“自已发现”了她的隐斜问题,而小牛只是告她有外隐斜。当顾客发现问题时候,就希望知道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去解决问题。然后我告诉她,我希望你可以自已锻炼从而减少隐斜量,而不是放任不管。总共有5.5△,可以先配一个3△的过度眼镜,镜片可以便宜些,二三百块钱的就行,过半年来复查,我们再视情况完全取消棱镜,也就是换上现在的这副镜片。顾客非常认同,她认清了问题所在,并且非常愿意配合我们的方案去逐步适应,尽管戴上眼镜还是不太舒服,但她仍然非常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而我们没有再报损镜片(甚至顾客又多买了一副过度镜片),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所以对于一个验光师来说,技术本身固然很重要,但沟通技能更加重要,它决定了你的技术能否为顾客创造价值。你技术再高,顾客没有认同,那怎么能说你的技术有价值?而沟通的技能无法培训也没有教材(即使有你也很难为我所用),完全取决于你对顾客的研究。
除了提高沟通技巧,验光师还可以通过研究顾客提高顾客返店率。返店率高意味着服务被认同,顾客没有流失,重复消费率高。提高返店率的有效方法莫过于邀请顾客定期复检。然而顾客不按要求来复查,相信是很多店都遇到过的问题,并且也是很长时间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用了很多方法,在验光时叮嘱,发短信提醒,一直都效果欠佳。后来我发现验光师只要对家长强调一点,就能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大大提高复查率。我对家长说:“近视是会涨高的,明年这个时候可能会变成300度。”家长会说那怎么办?就没有好办法不让涨吗?我说有,你要科学用眼,一二三点,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来复查,有问题才能及早发现,不要等看不清了才来,那时候度数已经变很高了,就太晚了,退不回去了。家长说哦,那你说多长时间来复查一次?我说半年,到时候我们会短信提醒你。
最近有点事,好久没来论坛看帖回帖,这对于版主来说是失职的,所以对自已说这一帖一定要想得深一点,回得认真一点,以此表达歉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