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人论坛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479|回复: 464

转贴:眼视光领域中的几个值得重新认识的基础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眼视光领域中的几个值得重新认识的基础问题1、人眼视网膜上到底是形成的是焦点还是像?
是焦点,人眼是怎样辨认这个焦点中的内容?是像,人眼又需要什么样的像呢?
2、人眼,到底是眼轴长了会导致近视?还是近视了导致眼轴变长?
3、假如认为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有对应的关系,怎样解释:A超检查中,坐姿测量到的眼轴长度与卧姿测量到的眼轴长度的差异,难道坐着与躺着之间存在屈光度数的差异?
4、人眼为什么有远点和近点?正视眼的远点和近点分别在哪里?具体的距离是多少?

本帖摘自其他论坛。大家有兴趣一起讨论下。
发表于 2009-12-28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我认为是焦点,而像是有无数个焦点组成的。
发表于 2009-12-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问题有点象是先鸡还是先有蛋的味。
第三个问题未接触过不了解。
第四个问题,我的理解就是人眼睛可调整的范围。具体多少而因人而异。这也同视力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被像和点的字眼耍了
发表于 2009-12-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难解释。
㈠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看到是影像还是焦点?当然不是焦点,只是说我们在研究光学系统的时候这个焦点的位置决定了影像的清晰度。电影放映的是胶片上的影像,而胶片上清晰影像放映到电影屏幕上是否清晰是通过放映机光学系统的主焦点位置来衡量的。当放映机的光学系统主焦点的位置正好落于屏幕上时,也就是说电影屏幕为焦点所在的平面,光学中称之为焦平面时,我们能够在屏幕上看到胶片中的清晰影像。所以说焦点是在研究光学系统是的一个参考点。在光学系统中有3个主要的参考点和参考面,分别是主点、焦点、和结点,主点所在的平面为主平面,焦点所在的平面为焦平面。而像则是由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光线在某个平面上对应形成的一个个像点。
㈡这个问题看上去的确有些象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问题。不过回头想想看,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近视吗?如果不是,则说明是后天形成的结果。那么这样的结果一定与眼球的增长有关。只不过传统认为近视是眼轴过长所导致的结果,实际上眼球在整个视觉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整体的配合发育,屈光介质(角膜和晶体)会便的更加扁平。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屈光系统并没有配合整个光学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就会出现近视。不过总的来说一定与眼轴的增长有着绝对的关系。
㈢有没有哪个医生敢说每次眼轴测量的结果就一定一样?实际上影响检测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不必要在这里过于强调这个问题。毕竟人躺着的时候闭着眼睛的多,睁着眼睛也不会看多远。有调节完全可以满足。但是要是作为研究倒是可以仔细的去想想。要不干脆在躺着、站着和坐着的时候分别作个屈光检查?
㈣没有哪个光学系统可以在光学系统总屈光度不变的情况下焦点任意改变。照相机也要调焦啊!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而近点的精确值是调节最大值的倒数,只要有人能够将每个人的这个只准确的测量出来就能精确的计算出近点的位置了。
呵呵,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满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蓝南京 + 6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还有人愿意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你们认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还是互相都有关联呢???
发表于 2010-1-2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蓝南京,感谢你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早两年,我就知道了这个网站,上海天鸿光学的袁国定曾邀请我,由于当时很忙,没有来,最近,我在中国眼镜在线上,蓝南京邀请我来这个网站,说这里高手多,很高兴能和大家讨论一些看法和问题。
就上面的四个问题,想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说法或者叫观点吧。
第一个关于焦点和焦像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视光学始终关注平行光线在透镜后的焦点,实质这个是一个最为基础的纯光学概念,对于视光学来讲是没有意义,因为视光学不应该再来讨论纯物理光学,更多的应该是在视的方面,因此在视网膜上成像才是视光学应当关注的问题,所有焦点的问题都只应该成为纯物理光学去研究探讨,视光学应该只讨论成像问题。
    眼睛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屈光凸透镜组,它的总屈光量大概在58D~60D左右;人眼看清物体,是眼睛前的物体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在眼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视觉细胞、视觉神经通过一系列的光、化学、电等的生物转换,将物像的信号传递到大脑。而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是视网膜的黄斑,其黄斑是一个直径在2mm左右的中心凹。事实上,我们要看清楚眼前物体的全貌,首先应该是在视网膜上成倒立实像,也就是说必须是物体在眼屈光的焦点以外,这样才能是眼屈光系统的最后成像部位视网膜能有清晰可辨析的图;其次应该是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尽量在直径2mm左右的范围内。根据物理光学成像的原理,要使物体在凸透镜后成缩小倒立的图像,只有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而且越远,成像就越小,但像会离透镜后焦点越近。实际上,眼睛的眼轴长度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像距是不变的,成像的大小也是有相对的要求的,像太大眼睛无法看清,太小无法辨析(事实上人眼的最小分辨率应该是在三个视觉细胞的大小范围即5µm左右,而一个视觉细胞直径是1~1.5µm),而且眼睛前的物体距离是因为人生活需求,不断改变目标,因此要真正看清物体,人眼只有通过改变焦距(即调整焦点位置),而这种调整既要满足成倒立实像的需要还要满足图像大小的需要。
    尽管都是变焦,一个是将固定焦度的凸透镜改变焦点位置,一个是将固定位置凸透镜改变焦度。特别是视网膜上的黄斑是一个浅漏斗状的小凹区,因此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成的像应该是符合黄斑特性的图像,这样也就保证成像的质量,因此人眼的变焦不是简单的焦度变化,而是符合黄斑成像质量要求的变焦。
通俗一点讲,在眼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实像而不是点,而且这个像的形状是与中心凹的形状一致(斜着的漏斗形),否则就不符合人眼需求的视觉信号刺激。
第二个关于眼轴与近视的问题:
  这个不是简单的鸡与蛋的问题!
  眼轴增长是容易产生近视,这就是像距变大的问题,这样对于该人眼的总屈光量要求要少些,也就是说需要凹透镜来抵消这个因眼轴长度影响的屈光量。
  而近视,是因为人眼成的像,无法到达视网膜中心凹,而通过凹透镜的方式帮助像成到视网膜上。
  这里要说明的是,眼轴长是一个生理性问题,近视是一个视光性问题,尽管有关联,但不存在必然。
  就象2米高的人作为篮球运动员,条件很好,但不是2米高的人就是篮球运动员。
第三个问题,其实是第二问题的延伸。
   在以往的视光学习认识中,眼轴长度每增长1mm就会有近300度左右的近视的说法,假如真的这个成立的话,我们在做A超时就发现,不同的体位,眼轴长度就有不同的数据,难道坐着的屈光度数与躺着的屈光度数不一样,需要及时更换眼镜?显然这个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的关联出现了问题。我认为,眼轴长度应当与眼调节系统匹配性关联才是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正常人眼的眼轴长度是一个范围,调节能力也是一个范围,这两个范围能的值还必须相互协调,才符合眼视觉需求。
第四个问题。其实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内容举例。
首先应当在定义正视眼的时候,要定义检查的标准视标,当标准视标在最近时能看清就是近点,在最远处看清就是远点,关键是标准视标问题。
讲到这个问题,不免想起眼视光行业的这些说法,过矫,欠矫这个问题,正好的矫正都在风雨中,哪来的过矫欠矫问题,呵呵,无稽之谈。

评分

参与人数 4金钱 +38 收起 理由
seiko + 5
截拳道 + 5
蓝南京 + 18
紫檀香薰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现代视光学是建立在把眼球简单模型化的基础上,其优点是简洁明了,但缺点是让人的认识倾向于机械化、呆板化。
发表于 2010-1-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8樓 shhb 很專業也很另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9-22 1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