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 ~微笑~
微笑,你好!
第一个问题:光学中心偏离双眼中心点改变眼肌牵拉的方向,改变用眼习惯。棱镜效应的差异在于两眼屈光不正度数的差别,两眼度数差别、瞳距误差越大,棱镜效应的差异就越大,导致配镜不适程度的差别 瞳距误差与半瞳距是两回事。瞳距误差与大,导致的棱镜度也越大,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实际上,人眼对水平棱镜有很大的耐受力。而且目前的加工设备和水平来看,导致很大偏差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小偏差的情况下,即使高屈光不正,也不会导致多少棱镜度的产生。因此,这并不是导致配镜不是的重要因素。其次,如果鼻子不是歪的很厉害,正常情况下两眼的半瞳距差异很小。与双眼瞳距相比较而言,仅仅是同时向某个方向偏移相同的距离而已。比如说,-10D的近视眼,双眼瞳距为60,假设单眼测量的结果是右眼32,左眼28,不按照单眼瞳距做时右眼导致的底向内2个棱镜度的棱镜效应,而左眼则产生的是2个基底向外的棱镜。一个基底向内2个棱镜度,一个基底向外2个棱镜度,正好抵消为0。因此,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导致配镜不适的产生。即使是屈光参差,也没有关系。我们把上面的案例改为右眼-5D的近视,左眼则不动,其他数据完全一致。则右眼导致1个基底向内的棱镜度,而左眼导致的是2个基地向外的棱镜度。两则的棱镜差异为1个棱镜度,配戴者也丝毫不会发现这样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屈光参差者,在看不同距离时,眼镜会通过镜片不同高度的区域,这样导致的垂直棱镜度差异到真有可能导致配镜不适。 第二问题:如果单纯棱镜就不需要测量半瞳距,但联合球镜光学中心改变,棱镜量可能跟着改变了。 实际上无论是单纯的球镜还是球柱联合的镜片,棱镜度的计算都与屈光度有关。而不同的是球镜各个方向的屈光度一致,而柱镜各个方向上的屈光度不一致。后者在做棱镜计算时更加复杂而已。但实际加工中,只要用焦度计测量即可。由此产生的棱镜效益,球镜和柱镜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这个问题也大可不必担心。 第三问题:一些屈光不正性的内外斜眼,不测量半瞳距制作眼镜移心时,可能导致内斜外移,外斜内移的情况。 遇到由于屈光不正导致的内斜视假象应该怎么办?首先就是要知道,这样的情况是由于调节导致的调节性集合造成的内斜视假象。而这种情况并不是要用测量半瞳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睫状肌麻痹的状态下进行完整的双眼视检查。其瞳距测量也已可以在睫状肌麻痹的状态下进行啊。 第四问题:我认为集合是物像从远到近眼球的内转。而幅奏是棱镜底向外内直肌回拉眼球的内转。半瞳距不准确镜片移心产生的棱镜效应,可能导致内转或外展是数据产生变化,异常可能更明显。 这也不是问题。如果没有在垂直方向造成棱镜差异,水平的那些棱镜人眼完全能够耐受,相对于小小的棱镜度差异而言,62妈妈瞳距的人,其集合至少要在18个棱镜度上。而远用与近用瞳距的差异是有限的,在加上两者之间相互抵消掉的不部分,剩余量更是微不足道了。而且对于近视而言,近用时恰恰导致了一个基底向内的棱镜产生,这样可以放松一定量的集合,不仅不会不舒服,恐怕相反应该更好才对啊。 使用瞳距仪测量的半瞳距准吗?曾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于是我要他给我测量几次半瞳距。结果,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会有些不同。微小,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实际上,我们只有在做渐进多焦点眼镜时才会通过点瞳高的方式测量半瞳距。其他情况都不会去测量单眼瞳距。包括斜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