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31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五:竞片
我和镜片的渊源由来已久。1993年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嘉美光学负责AO镜片的销售代理业务,可以说是中国树脂镜片的市场拓荒者。当时,国内的树脂镜片制造企业仅西安北方苏拿等一两家,成规模的销售团队也只有上海嘉美和上海奥美(苏拿)等少数几个。我记得当时上海茂昌总店一天只能销售十几、二十副树脂镜片;嘉美每次接到一副AO1.60镜片的订单时,公司上下的兴奋程度如同今天售出一副一万多的渐进镜片一般。
豪雅、依视路先后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后,开始对消费者教育进行持续投入,并终于取得了效果,树脂镜片逐渐取代玻璃镜片成为眼镜行业的销售主力——这俨然是行业的一次革命,也同时带给眼镜业十年的黄金时代(1995~2005)。
中国是全球近视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旦被唤醒,便引来无数的竞争者。继豪雅、依视路和苏拿之后,蔡司也透过在香港的代理公司开始国内销售业务。但在90年代中期,相对于国人较低的购买能力,价格不菲的国际品牌镜片还未能成为市场主力,这些“视光业巨头”通过大量行业人员培训、公关活动和媒体广告而“种下的大树”,却被韩国镜片企业来乘凉了。大量的“Made in Korea”的镜片通过正规或者非正规的渠道流入中国,再通过丹阳、北京等眼镜批发市场被分销到全国各地;一度,韩国大明生产的“DAKS”镜片成为中国眼镜行业销量中的无冕之王。
树脂镜片的科技含量主要在于原料和制造设备,在生产环节上则完全属于劳动密集型。既有广阔的市场又拥有大量廉价而娴熟的劳动力的中国,自然催生出树脂镜片制造企业群体。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为数众多的镜片工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进入2000年,中国镜片业进入国际品牌、韩国镜片和国产镜片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市场营销上,有一句话:不是你教育消费者,就是消费者把你教育了。
2004年,参加北京国际眼镜展览会期间,我走访了位于王府井的一家眼镜门店,听到了营业员和一位配镜顾客以下的对话:
顾客:你说的这个镜片是哪儿的,是进口的吗?
营业员:当然是进口的啦,我实话,中国根本就没能力生产好镜片,咱们这卖的都是进口镜片。
顾客:那你得给我证明,国产的我可不要。
营业员:没问题。
……
这段对话揭示了中国眼镜行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消费上的崇洋心理和手中越来越多的可支配货币,使得国内消费者开始追逐国际品牌镜片。此时中国镜片制造者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并没有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观念,让市场知道其实中国也能够制造优质镜片,如同中国可以制造高性能轿车一样。他们所做的,是把自己镜片的用一个个洋名字包装起来,并把公司注册到海外,努力掩饰产品真实的出生地。在眼镜行业的展览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豪雅、依视路等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的考量,用自己的国内销售公司的名义把展台放到了国内馆;而一些国内镜片企业却用境外公司的名义搬进了国际馆。
国内镜片企业在还没有做好参战的心理和战略准备,就稀里糊涂地投入了一场他们所不熟悉的战争。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换来地是消费者更加坚定的决心——“有钱,咱就买进口镜片,因为谁都说进口镜片好”。而这无疑是给国际镜片品牌做足了广告。2006年之后,依视路、豪雅、蔡司(及旗下的苏拿和AO)、尼康等品牌开始凯歌高奏;而国内镜片企业则已经在几轮价格决斗中拼到盈亏的悬崖边缘。
有人把中国企业家和西方企业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区分为“农业模式”和“工业模式”。
所谓农业模式,就是:当看见李家养兔子赚了钱,张家、王家和赵家都去养兔子。等到第二年,大家的兔子都找不到买主,于是只能贱卖;如果贱卖还卖不出去,就干脆自己煮来吃;一年到头吃不完吃的孩子的耳朵都长了。所谓工业模式,就是:当看到市场上对兔毛有需求,进行一定的市场分析,选择具有差异化的兔子进行规模饲养,接到订单后才放大饲养规模,并且开发兔毛相关产品来扩大产能。
中国的镜片制造企业正在陷入“大家一起养兔子,大家一起吃兔子”的局面。在过去五年中,一副国产1.56折射率的加膜树脂镜片,供应价格已经从30元左右一路杀到10元上下,销量虽然在增加,但是利润却在下滑,而依视路和豪雅镜片的批零价格却基本处于平稳。他们虽然也推出了相对低端的产品来挤压原本属于国产镜片的市场,但同时,又推出顶级镜片来维持利润地持续上升。
如果要为国内镜片行业出谋划策,我想,我还不够格。但是,提些意见是可以的。
首先,国内几家主要的镜片企业,应该更积极地投入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国内视光研究机构合作,推出符合国内市场顾客需求的产品。在这方面,国内镜片企业还应该打破门户界限,共享彼此的一些研究成果,或者集聚彼此的力量进行共同研发,以此和境外企业做抗衡,如同Linux对抗windows一样。
2007年北京展会,中国眼镜网曾经组织了一场论坛,在论坛开场前播放了已故的邓可立先生的访谈;在访谈中,邓老说出了自己毕生的遗憾,也对所有从事视光学工作的同业发出呼吁:“中国的近视眼实在太多了,孩子的视力实在太差了,我们做视光学研究的,真的应该做些什么”。——是的,我们该做些什么了。做什么呢?
眼镜行业应该从过去“单纯地跟着日本人、韩国人做产品”,转化为“自己做技术、做概念、做标准”。我们有国外企业所没有的,那就是——市场!国内企业的产品研发,未必一定要从无到有地去创造,可以是一些现有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中国是全球第一近视大国,为什么“青少年多焦点镜片”这一概念却出自苏拿?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做学术研究的不联系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不关心科研机构;或者,拥有产品实现能力的企业和拥有科学灵感的个体之间没有沟通、相互封闭。正好像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被洋枪洋炮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国内镜片企业应该放弃一些科技含量低、市场饱和度高的“鸡肋”产品,学习做减法,做精不做多——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学会真正的产品包装。
中国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老年人多焦点镜片的销量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目前,国内中老年多焦点镜片市场的份额主要被依视路、豪雅等品牌瓜分。这些品牌的门市销售均价接近两千;而国产多焦点镜片则被放在眼镜批发市场以90~120的价格“抛售”——待遇上如此的天壤之别,原因在于国内产品缺乏内涵和外包装。
我曾经在万新供职,刚到公司的时候,去拜访客户,发现客户对万新的多焦点产品投诉很多,认为产品的设计存在缺陷,门店的配适效果远不如依视路和豪雅。但再走访更多的客户时,却又发现,也有客户始终在验配万新多焦点镜片,并且反映说“几乎没有什么投诉”,甚至一些多焦点镜片销售量比较大的企业,指定使用万新多焦点镜片作为他们的贴牌产品,而不主推依视路、豪雅。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客户的心理暗示!那些抱怨万新产品不好的客户,他们的心理暗示是:高科技的东西总归还是进口的好;一副依视路多焦点镜片被顾客投诉,门店第一反映是验配问题;而同样一副万新多焦点被顾客投诉,门店第一反映是产品问题。而需要对此负责的,不是零售客户,而是国内镜片企业本身,同时也要佩服境外企业在客户教育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引用黑白电影里面的一句经典台词:“不是黄军无能,是八路军太狡猾。”
第三,国内镜片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打造“Made in China”的概念。如同意大利眼镜商会推行的“Made in Italy”运动。这种联合并不一定是合资或者合作,至少是大家都有这个意识。每个企业都推出一款或者数款具有自主概念的产品,并在眼镜门店积极推广“优质镜片,中国制造”的概念。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在进行这样的革命!上汽集团斥资10亿,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知识产权,并推出荣威系列;上海的斯柯达和南京的名爵也都已经落地开花。现在,吉列和长安正在摩拳擦掌准备竞购沃尔沃。虽然,他们都借用的国外品牌的号召力,但是,却骄傲地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烙印。
万新的镜匠、明月的超韧、舒曼的珊蒂IP膜……,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内镜企在推动自主产品方面的不懈努力,但是,市场推广的力度尚不足够。而零售企业对于国内镜片厂家仍存在一些“心理歧视”!
第四,国内镜片企业在市场营销方式上需要做新的尝试,至少应该改变观念;尤其是一些生产形的镜片企业,需要花大价钱来树立品牌、打造营销团队,而不是单纯的购置高级设备。
圈子里的朋友聊起镜片,都会有一个话题,就是关于依视路和豪雅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两家公司接踵来华,豪雅先行一步。豪雅的产品系列明显优于依视路,依靠天津早稻田的毕业生建立起来的专业营销团队也胜当时的依视路一筹。当时,依视路的产品线只集中于1.499白片和PC宇宙片两个极端,或者就靠它的渐进多焦点系列了。之后,依视路推出BBGR系列,来弥补自身产品系列单一和价位偏高的短板;但当时,即使是依视路本身,品牌广度与深度都还不足,急忙推出BBGR更难对市场销售有多大帮助。
豪雅和依视路市场份额的分水岭,发生在2000年前后,但其实,两家公司的进入中国之初,就已经分出胜负。我形容依视路为“商人”,而豪雅为“学者”;或者说,依视路更善营销,豪雅则在低头“抓革命促生产”。
依视路的销售团队主要来自快速消费品行业(达能系),而豪雅则是眼镜业中人(上海二厂、博士伦、野尻系)。因此,在两家公司初入市场的时候,依视路当然需要一个试水期,豪雅则显得轻车熟路。五年之后,依视路的品牌运作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在品牌培育上投入的大量精力和财力终于开始发挥奇效。我相信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尤其是依视路的亚太总部在看到“依视路中国”之前几年每年亏损的报表,却依然可以义无反顾地坚持走下去,需要何等的勇气和魄力。
相反,豪雅在这方面显得非常保守。当时,零售店问豪雅要一张灯箱、一刀传单都需要申请,或者用销售回款的积分来换得,豪雅的染色样板和特约经销商灯箱更是“弥足珍贵”。要知道,在今天通路为王的时代,你想把一张灯箱片放到门店,是需要你掏钱的。用同行的一句话:豪雅以为自己是谁啊!
在品牌植入人心之后,依视路开始了全面攻势,一夜之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分销商网络。上海话里面有一句俚语:“路子矫矫正”。依视路的“路子”是很清晰的。如果在尚未建立品牌知名度的时候,就启动分销商,会让自己处于被动,被分销商牵着鼻子走;而当品牌高度一旦确立,分销商就会捧着现金在你的门前列队等候,听后调遣。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镜片行业有两个现成的老师摆在那里,国内企业却不懂得“偷师学艺”;我们可以视为自力更生的民族气节,也可以视为阿Q精神胜利法的延续。其实,很多国内企业知道豪雅和依视路的成败之道,甚至还挖来 几个对方阵营的员工来助阵,但却没有参透对方的经营理念。
跳出眼镜行业,看看其他行业。光明乳业和蒙牛乳业俨然就是豪雅和依视路的翻版。光明会做牛奶,甚至很多蒙牛、伊利的经销商,在家里也喝光明;但是,蒙牛会卖!五年时间,“会卖”的(市场份额)超过“会做”的数倍!
中国市场每年消费近两亿副镜片,相当于欧洲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天文数字预示着庞大的市场机会,但中国的镜片企业却始终在第二方阵殊死拼搏。镜片领域没有出现王老吉、没有出现蒙牛(三聚氰胺事件前)、没有出现联想、没有出现青啤、没有出现海尔……。但,也许正在酝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