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人论坛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niuniu

灯光照3个月=近视100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niu 于 2012-10-11 15:44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非常简单地看到,1962年,太原市高三年级视力在1.0以上者是有67.7%的,现在高三年级视力在1.0以上有多少呢?是不是显而易见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由诸多环境因素引起近视的研究方面,首先
是确定哪一个因素对近视的发生和进展有较大影响。
现在比较公认的是视近工作,如长时间阅读书籍或在
计算机前工作。这方面比较经典的一项研究是Young
等1969年的报告。他们追踪了生活在阿拉斯加的3
代爱斯基摩人,发现早先的一代中只有很少人有近视
眼,但是到了最近一代,近视眼的比率已达到65%
发表于 2012-10-1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2# niuniu
楼主啊楼主,这样的东西实在是漏洞太多了。现在的视光学比那时候不知道发达多少了。就但看一个视力表,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大大的问题了。

大家注意楼主给出的资料。在调查方法中明确写明视力表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而非标准对数视力表或国际上通用的C表。我在04年左右写的一篇关于C表和E表的文章就讨论过C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之间的差异。在没有散光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差一行到两行,但如果有散光的存在,恐怕标准对数视力表能看到1.0的,C表低于0.6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想,我要说什么很多人看到这里就已经明白了。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国际标准视力表

大家注意,从左到右分别是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C表(Landolt环形视力表)。无论从原理到设计的科学性,还是检查精度来说,C表的是无可争议的。相比较之下,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检测经要略逊一筹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与E表的两个开口有着比且的关系。但是由于两个开口间被分割开来,因此,在排除散光后,总体上与C视力表之间的检查精度差异不太大。而我们会过头来看看国际标准视力表吧。其开口占据了边长的3/5。是C表缺口的3倍。以C表1.0开口大小为例。其缺口大小为长宽1.454mm。而国际标准视力表的开口宽度是C表的3倍的宽度,为4.362mm。那么,多大的C视标的开口有这样大呢?其实计算起来很方便。将4.362乘以5就得到了这个视标的标高为21.81mm。在用21.81除以0.001454就得到了这个视标在什么距离上对人眼形成5分视角。计算结果为15m出对人眼形成5分视角。那么这个C视标在5米处检查时的视力应该是多少呢?很简单,只要有检查距离5m除以15就得到了视力为0.33的结果。也就是说,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为1.0的人,用C表检查时恐怕只在0.4的视力噢。
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次是在澳门一家医院为他们做一项培训。我发现他们居然使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期间我给他们的病人做过几次检查。发现他们所戴眼镜在国际标准视力表上能看到1.0甚至是1.2。但是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时,却想看到0.6都很困难。在使用C表示,当矫正视力为1.2,近视眼欠矫-1.00的情况下正好为0.6的视力。那要是C表视力低于0.4呢?
还有一次是南京栖霞区在盲人节前要捐赠助视器,要我们为辖区内的患者进行检查。我们在栖霞区一家医院里检查时发现他们居然使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你知道很多低视力的人在使用这样视力表检查的时候,视力都已经逼近1.0了。而即使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他们也很难达到0.3的视力。我们都是到,定残的标准是最佳眼的矫正视力低于0.3啊。
所以,以这样一个现在早已被淘汰的视力表1.0作为衡量正常视力的依据,很显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且楼主给的整个资料中给出的视力减退的情况,并没有屈光检查的内容。很显然,仅凭裸眼视力想确定是否存在屈光不正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更何况还是使用这样一个问题多多的视力表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niu 于 2012-10-11 18:44 编辑

所以我说你根本就是为了辩论而辩论的人,大家都用E表,你硬要搞个C表出来比较
发表于 2012-10-1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视界710 于 2012-10-11 19:02 编辑

回复 123# niuniu
人类告别农耕时代后,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近视的发病率也大幅攀升,比如走进学校的年青一代爱斯基摩人近视率高达65%,而他们年过40的长辈们却没有近视,这说明教育很可能是“近视基因”表达的诱因。与学校教育兴起同步的,是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所以某些饮食也可能是诱因,爱斯基摩人近视率的提高就可以解释为他们的食谱由鱼和海豹肉变成了面包、麦片、土豆和糖。
楼主,这段话也是我引用的。说真的,我现在越来越不明白你要表达什么。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一定与人类基因有关,而基因的改变又会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这点我一再的强调过。但是,我现在很想知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想证明邓亚萍说的一定是对的吗?这我到要讨教一下了。她到底有没有我们认为基本的视光学知识呢?
我在给你举3个例子:
1.我有一个顾客两只全部都是远视,一只越过了+7.00D为重度弱势,双眼根本不可能共同工作。另一只视力勉强达到1.0。我检查完告诉她她没有立体式。她立刻回应不可能,我一样能看3D电影。请问,你相信此人能看3D电影吗?呵呵!于是我带她在我的3D液晶屏上看我自己制作的一张3D照片。其中狮子的头是跃出了显示器平面的。她看了或有板有眼的指给我看,这个狮子头在前。这听上去好像此人真能看到似的。不过我这里的东西不少。于是我用彦氏立体图中的筛查图片给她看。你知道随机点阵图吗?彦氏立体图就是随机点阵图。如果你没有立体视觉,根本无法看出杂乱无章画面中的任何一个图形。此人看不出来,并且怀疑我是忽悠她。于是我叫了一个店内检查的顾客和他的孩子。结果他们都非常轻易的看出来筛查的图片,并且在定量检查中,很容易就达到100秒以内的立体视锐度。这下子那个单眼是的才真正的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我给她解释了为什么她能看3D电影,为什么单眼也能进行空间判断。
2.有一个顾客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个顾客验光后告诉我,他总是一直眼在看东西。呵呵,我告诉他不可能。我这样自信的原因是我们会给每个顾客都进行双眼视觉的检查,有没有问题我们清清楚楚。他坚称感觉是对的。于是我依旧拿出彦氏立体图中的筛查图给他看,结果很快的报出了其中的图形和位置关系。于是我有分别遮盖两眼中的任意一眼,结果图中的图形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至此,该顾客才相信我说的,他并不是单眼工作。
3.2002年时,金陵科技学院(员金陵职业大学)有一个已退休,1935出生的体育老师徐老师来我这里检查。发现其有白内障。矫正视力分别是0.4和0.5。然而,2003年底的一个上午,他到我这里来看我,说是吃 藏药还是蒙药吃好了。我告诉他不可能,我不相信。但是徐老师坚持他的观点。我告诉他这个问题很好办,我们差。然而检查的结果却只有0.1和0.2。我建议他还是手术吧。结果徐老师下午跑去把药先给退了。然后在2004年的1月份做了手术。手术后的视力达到1.5C表视力。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真实的案例。只不过第二个案例我不记得名字了。但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止他一个。
你说我能随便相信顾客说的吗?我的顾客不行,邓亚萍同样不行。我不会因为她采访中的一句话就相信她的结论。毕竟人家是运动员不是视光师。楼主,你说呢?
发表于 2012-10-1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视界710 于 2012-10-11 19:03 编辑

回复 125# niuniu
楼主,你自己去体验一下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恐怕我说的很多人一看就明白我说的对不对了。
楼主,你的资料不能让人信服,我是否能够说明原因呢?对不对由大家来评说好了。就是辩论又如何呢?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啊,你说对不?我倒是很愿意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辩论在是有意义的。楼主,你说呢?
同时,我认为好的讨论会让很多人受益,其中包括你和我。楼主,你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斯基摩人我是从文献引用的。暂且假设你举的例子是真实的,这和邓亚萍是完全不同的。你们徐老师并不需要良好的视力,1935年早就退休了,年纪又大又老糊涂,还有其他疾病,连0.1和0.2的视力都感觉不出来,拿这种来举例是没有意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这种和所谓的纯种汉族人一样是没太大意义。人类饮食结构一直都在变化,人类食品的形成和种类也在一直发生变化,要纠缠于这种,等于走入死胡同,食品形成有天然,加添加剂,催熟到现在的转基因,大家都是这么吃,为什么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肯定有原因。看来得让邓亚萍来这里贴她自己以前的视力检测结果你才能信了,不过就算贴你也不会信的,因为用C字表检测是很少的,她不会那么另类。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没明白我想表达的是什么,那我说一下。环境对于近视形成的巨大作用,自然光和视近调节都是主要的环境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9-24 09: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