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人论坛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郎中

一直搞不明白,隐形眼镜怎么可能做成多焦点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郎中


    这问题可以考虑眼睛下转,下眼睑会阻止镜片随眼睛一起下转吧。这样后有点注视位置上差异 ...
陈大 发表于 2014-3-18 14:42


这个不太现实,估计人工晶体与隐形原理是一样的(如果有的话),个人认为是忽悠人的说法。


虽然哪天看CCTV2,出场的是同仁医院的主任,我感觉完全是一个忽悠人的商人,不能算是医生,那天节目他们重点推的是角膜塑型镜
发表于 2014-3-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学习中
发表于 2014-3-18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5年前,有个业务员来我店里,依稀记得是台湾XX隐形,当时就有多焦点的隐形眼镜..
发表于 2014-3-1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形有多焦点的,人工晶体也有。
具体的理论齐备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有写,人工晶体身边有眼科主任自己装了,炫光很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形有多焦点的,人工晶体也有。
具体的理论齐备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有写,人工晶体身边有眼科主任自己装了 ...
视光后学 发表于 2014-3-18 19:16



  我想知道这个的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事问渡娘啊,搜了渡娘的,大致的原理有二条

后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改进,设计出利用光线衍射和折射原理研制成的多焦点人工晶体。
根据Huygens—Fresnel光学原理,入射光通过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后,分成2个焦点,第一个为屈光力较小的远焦点,第二个为屈光力较大的近焦点。近屈光力大小由坡环本身的高度,及坡环问距离的大小所决定,一般近屈光力较远屈光力高+4D,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焦点投射在视网膜上。当远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远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近焦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像,当近处的散射光进入眼内,近焦点落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叠加一个模糊的物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远近焦点的光线分配有2种,一种为均等光能分配,远焦点和近焦点均为41%,余18%形成高阶衍射。另一种为不均等光能分配,两焦点分别为70%和30%(近:远=7:3或近:远=3:7)。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最大优点为1个晶体可以产生2个焦点,并且其衍射结构范围大,直径约4.7mm,任何区域均参与双焦点的形成,所以远近焦点不受瞳孔大小、晶体易位的影响。
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多为PMMA制成的双凸透镜,前表面中央区由3~5个屈光度逐惭变化的同心圆镜片组成,直径约4.7mm;后表面为光滑的球面,晶体光学部分,直径6mm,襻间距:12.5mm,无定位孔。晶体中央部分屈光力较周边部高+3.50D,用于视近,周边屈光力低,用于视远。当入射光进入眼内后,50%~60%光能汇聚在远焦点,22%~28%光能汇聚在近焦点,余15%~18%,聚在中间焦点,这种人工晶体的缺点为远近焦点受瞳孔大小、晶体易位的影响。
由于多焦点人工晶体是对入射光进行折射或是衍射而在视网膜形成像的,所以无论是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或是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其入射光线经过折射或是衍射后像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也就存在人的大脑需要重新对物像认识的过程以及像的对比敏感度发生改变等缺点。
应用同时知觉原理,如果远处和近处光线通过多焦人工晶体聚焦于视网膜上的屈光力之差大于或等于3D,二者在视网膜上产生的物像差别过大,大脑皮质不能将两个物像触合,而是选择与被注视物体更接近更清晰的物像,抑制另一个物像。因此根据这个原理,多焦人工晶体能为患眼提供远、近的良好视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说起来比较清楚了,看来得多学习

第一款是发展方向,这个是同视轴的,只是要解决二个不同焦点的互相影响
第二款,这个肯定不行的,相信多焦点隐形也是这个原理,不可能得到有效发展的
发表于 2014-3-1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
发表于 2014-3-2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听博士伦说,我还当是瞎扯。谁辛苦下在论坛介绍一下原理,要通俗
发表于 2014-3-2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藏镜人老师有些资料,等他来解答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9-20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