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人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344|回复: 1236

检影中和状态下被检眼视网膜像与检者视网膜像不成共轭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大 于 2011-11-17 10:37 编辑

检影中和状态视网膜共轭不成立

                         钱广来/

前言: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在检影过程当中,被检者与操作者两眼互为共轭关系,共轭点的位置是这样的:被检者一边的点是在被检者眼睛的视网膜上,而检影操作者的共轭点是在操作者眼睛的视网膜上。

本人对被检者的共轭点在其视网膜上一说没有异议,但对检影操作者的共轭点在操作者的视网膜上的观点不赞同,本人认为共轭关系不能成立,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说明:

下面所说的共轭点,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表示操作者一边的共轭点。

概念回顾: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共轭,在光学系统中物方和像方之间互为依存,并且性质上能互换。简单的说就是像和物是对称的,比如说照相机,在精准调焦过后,图像清晰的前提下,像与被摄物互为共轭关系。请看(图1):

(图1:共轭成像)

在调节固定的情况下,人眼上的共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图2):

(图2:人眼的共轭面)

由此大家不难看出,共轭面上互为共轭的点组合成像时应该是清晰的,如果不清晰也就不可能是共轭关系。

正文:

一直以来认为检影操作中,被检者与操作者共轭点在视网膜上的说法,有以下几点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1、
在正视眼或被完全矫正的眼前加工作镜的状态下,由下图3不难看出检影镜的灯丝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成像,它两是共轭关系,检影镜的灯丝是什么形状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就是什么形状,所以点状光检影镜在被检者视网膜成的像是一点,带状光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成的是线条。如果说在中和的状态下,操作者的共轭点在操作者的视网膜上,那么此时的共轭点仅是一个点而已,人眼感觉出来的应该是个很小很小的点,甚至都不易被大脑所察觉,因为这个点所刺激的视锥细胞的数量有限,甚至仅有一个细胞被刺激都有可能,就更不用说会占满整个瞳孔了。(见图4B点)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越是接近中和点看到的光影是越大的,完全中和时看到的光影是占满整个瞳孔的,很显然这一点是不相符的。

(图3:检影灯丝与被检者视网膜是共轭关系)

(图4:所谓的被检者与操作者眼视网膜上AB两点互为共轭点)                  

2、大家仔细看看图4,根据光学原理进行分析一下,其实这个图理论上是不存在的,理由是,被检者眼与操作者眼都是正视眼或者被完全矫正眼的情况下,如果在两眼之间没有工作镜的情况下的光路是:A点发出的光线射出眼外成为平行光线,进入操作者的眼内在视网膜上会聚成B点,这是可以理解为共轭关系,眼底镜的光路就符合这一原理,但在检影时,因为在被检者的眼前加了工作镜,这样就使得光线在射入操作者的眼之前已经不是平行光线了,那么不是平行的光线进入操作者的眼就不可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打破了共轭关系,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况共轭是不成立的。

3、
前人的检影图示说明共轭点在视网膜之前时,人眼看到的是逆动,在视网膜之后时为顺动,详细理解是这样的,当共轭点在眼后操作者感觉光影顺动时,被检者眼底发出的光由上自下运动,在被检者的眼内的投射也是至上往下运动的,逆动时则相反,被检者眼底发出的光自下往上时,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自上往下运动(见图5)。

那么此时你再回头来看看物体在人眼中成像的情况是怎样的(见图6),人眼看到物体的图像在人眼的视网膜上的图像却是倒像,如物的左侧在视网膜上的像变为右侧,右侧变成左侧,上下也是同样颠倒过来的。被检者的眼睛在检影者眼中的图像是颠倒过来的,上为下、下为上、左为右、右为左,这样一来检影验光时的影动的运动方向与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图象是相反的,据此理解,前人所说的顺动恰恰可以理解为逆动,而逆动理解为顺动。比如说前人所说的顺动检影光从被检者的眼睛从左到右扫过时,顺动的光带在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像也是自左到右运动,但操作者眼内被检者的眼睛图像却是左右颠倒的,所以此时的顺动却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动,而逆动的情况却才是真正的顺动,很显然这一点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图5:前人所说的检影影动顺逆图解)

(图6:物与视网膜上的像)

4、
在实际的检影操作中,检影操作者的屈光状态对检影验光的结果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说-1.00D的近视眼检影操作者,他戴镜与不戴镜进行检影操作时得出的检影结果没有区别,远视眼没矫正的操作者同样也是这样的,只要不影响观察如果根据前人的共轭点在视网膜上这一理论分析却是肯定有差别的,显然这一点也不相符。

5、
通过实际操作大家都知道,在中和状态时被检者眼的瞳孔是全亮的状态,那么就表示检影操作者的视细胞被照亮的面积应该等于被检者瞳孔在检影操作者视网膜上所占的面积。如果被检者与操作者的眼视网膜是共轭关系,在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被检者的视网膜上的像是点或线,操作者眼视网膜上应该也是很小的一个点或线条。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而是瞳孔全亮。据此也能推翻共轭点在视网膜上的结论。

试验:

为了进一步证明检影时,被检者的视网膜与操作者的视网膜不是共轭关系,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拿一个一千度左右的老花镜,对着白墙,离墙大约十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把检影光照在镜片上,此时光线会透过镜片投射在白墙上,此时再来回移动调整一下镜片,让墙上成一点或线条,此时固定住镜片。

刚才看到的图像是眼睛不通过检影镜窥孔看,而是直接用眼在白墙上看到的结果,下面让我们把眼睛对准检影镜的窥孔来观察,来回移动检影镜,会在一个地方看到全亮,但镜片没动,墙上的影子还是一个点或者线条。

在这个试验里白墙相当于被检者眼视网膜,在试验当中很直观的看出白墙上图像,是点或像,而人眼在中和状态时看到的却是全亮,这就说明它们不是共轭关系。

我认为前人的检影理论只是眼底镜理论的一个翻版,眼底镜是以已看清被检者眼底为基础来确定它的屈光度,而检影却是用影动来判断被检者的屈光状态,这是两种不同的验光方式,当然他的原理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以上四点仅是本人总结的几个方面,仅此几点就能足以证明前人对检影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试验完全可以推翻被检者视网膜与操作者视网膜是共轭关系的理论。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检影验光的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在下篇里本人将会一步步来分析这个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老明昌眼镜店






检影验光的远点在哪里

                                                              钱广来/

前言:

在上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等证明了检影验光时,被检者与检查者双眼视网膜并非共轭关系,所以在本文不能继续引用共轭一词,而改用远点这一概念。

说明:

本文所说的远点是指被检者眼的远点。

正文:

检影验光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检者的远点位置,基本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被检者眼人为的改造成需要的近视状态,焦距等于工作距离,从而使得被检者眼的远点到达操作者的眼内,让被检者观察到中和现象的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沿着检影验光操作过程的光路逐步进行分析。在正常的情况下,检影发出的光是发散光,这个程度并不是很大,一般在-2.00D——-1.00D之间的发散光束。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范围呢,因为这个度数是为了抵消屈光度为正的工作镜度数,确保检影光通过工作镜后进入眼睛时的光线为平行光线。比如说在50厘米处检影时工作镜的度数为+2.00D,那么此时的检影镜射出光的发散度应该也为-2.00D,这样才能保证光束通过工作镜时变为平行光,同理在一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该等于-1.00D,在67厘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为-1.50D。常规的检影验光一般都在1米到0.5米之间,所以一般来说检影镜的射出光的发散程度与之对应也就变成了-2.00D——-1.00D之间。

在检影光束发散度、工作镜度数,工作距离满足了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检影镜灯丝与被检者的视网膜构成共轭关系,检影镜的灯丝能够清晰的投射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图像成一点或线条(点状光与带状光的区别)请看下图1

(图1:检影镜灯丝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

要想确保检影镜的灯丝与被检者眼视网膜是共轭关系,那么就得严格做到工作距离、工作镜、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三者要完全配套才行。但在检影验光实际使用中,检影镜的光束聚散程度没有这么严格,种种避免不了的因素或多或少总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视网膜与检影灯丝是不是绝对的共轭关系不是太重要,有点误差问题不大,只不过会影响被检者视网膜上的像的清晰度而已,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点状光点的光点变大,带状光的光带变粗,从而对根据光带宽度快速判断屈光度的准确率有一定影响而已。

以上所述的是检影光束进入被检者眼内的成像过程,以及被检者视网膜上像的形状,这仅仅是介绍了检影镜与被检者眼之间的关系,下面着重介绍由被检者眼到操作者眼这一光路的过程,在介绍这一过程时,因为检影镜在这光路当中窥孔只起透过光线的作用,没有折射作用,或者说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为了简化图形,所以在下面的图解中省略检影镜不画。

与检影相关的透镜成像理论:

检影验光这一过程也是建立在透镜成像理论之上的,透镜成像理论具体情况本文不详谈,大家可以去参考相关的书本,在这里只挑与本文有关的几个方面说一说,首先看图2、图3、图4


(图2: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并且与焦点越近像越大)


(图3: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也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图4:物距等于焦距时,每一点都被分解成平行光线而不能成像)

根据上面三个图我们可以总结成如下的简图5,表达的内容是物在焦点上时不成像,每个物点在透镜的另一侧都成为了平行光线。物不在焦点之上时,“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并且都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越远时像越小。


(图5:透镜焦点两边分别成虚像和实像,焦点处不成像)

什么时候为顺动、逆动、中和?有没有共轭存在?

弄清了上面的理论,下面切入正题,大家知道人的眼睛也是由一组透镜构成,它的成像规律也完全遵循凸透镜成像理论,我们可以把检影镜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像看成是物,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等看着是一个透镜组,检影就相当于了解在这个透镜组的另一侧成什么样的像,根据像的状态了解“物”与焦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据此调整镜片屈光度来进行验光。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知道,当被检者为近视状态,视网膜在屈光焦点之后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并且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相反的,这就是所谓的逆动,并且是近视程度越深像越小越暗,近视程度越浅像越大越亮。

当被检者为远视状态,视网膜在焦点之前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正立的虚像,并且也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距离越远时像越小,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动,并且是远视程度越深像越小,程度越浅时像越大。

当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全矫时,视网膜在焦点之上时,不能成像,视网膜上的每个点在眼外形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经过工作镜时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当这束光线的焦点与人眼的结点重合时,被检者就会感觉到被检者瞳孔全亮,并且相对地来说亮度最强,这就是所谓的中和状态。

那么在这个光路中到底有没有物像共轭关系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被检者与操作者眼都是正视眼或被屈光全矫眼,在不加工作镜的状态下可以形成共轭关系。在加工作镜的情况下被检者为近视状态,并且近视程度与工作镜屈光度符号相反的情况下也能形成共轭关系。在此时操作者会很清晰地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检影灯丝的像。如下图6


(图6:不同的屈光状态,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

详述中和:

下面进一步对中和时的状态进行分析。在检影验光过程中,中和时的状态可视为被检者的人造远点与操作者的结点重合,如下图


(图7:中和瞳孔全亮状态)

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一点射出眼外的平行光线被工作镜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内,会聚光束的焦点与操作者的远点重合,光线继续前进到达操作者的视网膜,照亮视网膜的面积与被检者在操作者眼中瞳孔像的面积完全重合,这就是全亮。也可以反向理解为照亮瞳孔的光线全部来自于视网膜上一点,如果这一点刚好是检影镜的灯丝的像,那么就会是全亮,只要有稍微的偏斜,这一点就是没有被检影镜照亮的位置,那么就表现为全暗,所以在实际检影状态时很难看到全亮中和状态,因为全亮的中和状态只有在恰好对准被照亮的视网膜上时才会看到全亮状态,而其他的位置都是没有被照亮的状态。

也只有在这中和状态时瞳孔被照亮亮度是最亮的。从亮度上来说,有限的出射亮度要想投射终点的亮度尽可能地提高,那么就是尽量在传播过程当中减少损耗,损耗越少,投射亮度就越高,也只有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保证亮度的损耗最少,从而保证相对地来说亮度最高。

只有在被检者远点与操作者结点重合时,根据透镜折射理论“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只在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符合这一理论,把每一条光线都视为通过光心而不改变传播方向,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损耗,只要远点不与结点重合,光线都会受到眼球屈光介质的折射作用而满足不了上述的条件。

以上的述的是检影基本理论,后面还会进一步对检影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老明昌眼镜店



因为本论坛上传不了附件,所以看不了图,图太多,划了几天已经很烦,我也懒得一个一个传图,太烦了,想看图的,上丁香网上打开附件查看,或者直接Q我让我QQ传送也行。

发表于 2011-10-2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1-1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1.樓主你的圖看不到.

2.引用一樓 "共轭面上互为共轭的点组合成像时应该是清晰的,如果不清晰也就不可能是共轭关系。"
   
  眼睛共軛的物象不一定清晰, 如果是近視或遠視眼的被檢者他網膜上的像還沒中和前,原本就不清晰的當然在檢查者的網膜上的成像也是不清晰.

3.先就到這裡...戈戈有興趣討論的話請先把圖po上....再續.
发表于 2011-11-8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一樓第二段 "正文:

检影验光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检者的远点位置,基本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被检者眼人为的改造成需要的近视状态,焦距等于工作距离,从而使得被检者眼的远点到达操作者的眼内,让被检者观察到中和现象的过程。



第二段主文已經明顯錯誤..."被檢者的遠點到達操作者的眼內" ,眼睛就如一60D的凸透鏡,他的低一焦點在角膜前15.70MM,表示物體要在眼前15.70MM之後才能被眼睛看到成像,遠點在操作者的眼睛內根本無法成像.
发表于 2011-11-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戈戈阿,看不到图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樓主你的圖看不到.

2.引用一樓 "共轭面上互为共轭的点组合成像时应该是清晰的,如果不清晰也就不可能是 ...
rick 发表于 2011-11-8 21:12



    我写得这个东西里面不少图,一个一个上传实在麻烦,我厌烦了,请去丁香网打开看吧,或者加我QQ731107659我直接给你传送。

下面回答你的问题,不清晰是怎么办,调整才能解决对吧,这个类视于屈光不正,那么可以理解为共轭不成立,也就是说没有形成共轭。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一樓第二段 "正文:

检影验光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检者的远点位置,基本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被检者眼 ...
rick 发表于 2011-11-8 21:25



    你别慌定论,先去温习一下,你把这个基础知识又搞乱了。你自己找原因所在吧,我不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戈戈阿,看不到图片
蓝南京 发表于 2011-11-9 09:37



    上Q时通知我传给你,丁香网你不是也有号吗,直接下接也可。你如果有兴趣的话,你是版主身份,应该有权限帮我传上去,爱帮不帮 反正我是懒得传了,太多,要是一两个我就传了,多了干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提醒大家一句,在加入这个题目讨论的时候,涉及到的相关基础知识最好温习一下,因为好多东西虽然学习过,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反而把一些基础给忘了,先温习一下再加入讨论这样少走弯路,不想再为基础知识多打字了。

丁香网的网址是这个http://ophthalmology.dxy.cn/bbs/topic/21434117?ppg=2
发表于 2011-11-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在检影过程当中,被检者与操作者两眼互为共轭关系,共轭点的位置是这样的:被检者一边的点是在被检者眼睛的视网膜上,而检影操作者的共轭点是在操作者眼睛的视网膜上。
本人对被检者的共轭点在其视网膜上一说没有异议,但对检影操作者的共轭点在操作者的视网膜上的观点不赞同,本人认为共轭关系不能成立,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说明:
下面所说的共轭点,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表示操作者一边的共轭点。
概念回顾: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共轭,在光学系统中物方和像方之间互为依存,并且性质上能互换。简单的说就是像和物是对称的,比如说照相机,在精准调焦过后,图像清晰的前提下,像与被摄物互为共轭关系。请看(图1):
(图1:共轭成像)
在调节固定的情况下,人眼上的共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图2):
(图2:人眼的共轭面)
由此大家不难看出,共轭面上互为共轭的点组合成像时应该是清晰的,如果不清晰也就不可能是共轭关系。
Rick提出的更正(紅色字):樓主在先前的文章裡(http://www.ccyjr.com/viewthread.php?tid=37421&extra=page%3D2)
就曾提出 : 早在几年前我与老顾在一个帖中就提到共轭点可能在结点的问题,当时只是推断,现在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并且我找到理论依据,我可以肯定的说,我的这些理论依据能足以推翻前人对检影的理解。
現在又改變說法提出另一種新的說法來否定檢影的共軛理論,本人覺得理論不對,特提出討論.

因為樓主沒有貼上圖,所以先就其文字說明部分更正;
眼睛共軛的物象不一定清晰, 如果是近視或遠視眼的被檢者他網膜上的像還沒中和前,原本就不清晰的當然在檢查者的網膜上的成像也是不清晰. 檢影鏡檢查屈光的原理精華正是在此:檢查者用+2D工作鏡為基準,再利用 + - 鏡片被檢者的遠點慢慢調整到眼前50公分處中和, 這個過程就是檢影的目的,當檢查者在調整鏡片時,物與像的清晰度隨著會逐漸變清楚,把鏡片調整到中和狀態時這時被檢者的網膜上的像跟眼睛本身的第二焦點非常接近甚至瞬間有可能平行光直接聚焦於被檢者網膜上,(光學上凸透鏡的第二焦點原理),所以檢查者透過檢影鏡窺視孔觀察到接近中和時,會看到類似由第一焦點上射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而形成的光柱.而在這個過程中 物,像 都還是共軛著的,就因為有共軛,查者才能看到被檢方的網膜反射光(物).
正文:
一直以来认为检影操作中,被检者与操作者共轭点在视网膜上的说法,有以下几点无法作出圆满的解释:
1、
在正视眼或被完全矫正的眼前加工作镜的状态下,由下图3不难看出检影镜的灯丝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成像,它两是共轭关系,检影镜的灯丝是什么形状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就是什么形状,所以点状光检影镜在被检者视网膜成的像是一点,带状光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成的是线条。如果说在中和的状态下,操作者的共轭点在操作者的视网膜上,那么此时的共轭点仅是一个点而已,人眼感觉出来的应该是个很小很小的点,甚至都不易被大脑所察觉,因为这个点所刺激的视锥细胞的数量有限,甚至仅有一个细胞被刺激都有可能,就更不用说会占满整个瞳孔了。(见图4中B点)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越是接近中和点看到的光影是越大的,完全中和时看到的光影是占满整个瞳孔的,很显然这一点是不相符的。
RICK : 檢查者透過檢影鏡窺視孔觀察到接近中和時,會看到類似由第一焦點上射出的光線經過凸透鏡而形成的光柱.所以被檢者網膜反射光會占滿整個瞳孔.但是實務上在檢影時要把射入眼睛的平行光完全聚焦成一點在被檢者網膜上並不可能,因為調節介入因素,還有檢影鏡射出光線聚散誤差,中和時在被檢者網膜上只會形成一個接近焦點很小的像,經過光線共軛原理反射出來的光會接近光柱般占滿被檢者整個瞳孔.
(以下沒圖部分因為無法理解樓主說法先空下)
(图3:检影灯丝与被检者视网膜是共轭关系)
(图4:所谓的被检者与操作者眼视网膜上A、B两点互为共轭点)                  
2、大家仔细看看图4,根据光学原理进行分析一下,其实这个图理论上是不存在的,理由是,被检者眼与操作者眼都是正视眼或者被完全矫正眼的情况下,如果在两眼之间没有工作镜的情况下的光路是:A点发出的光线射出眼外成为平行光线,进入操作者的眼内在视网膜上会聚成B点,这是可以理解为共轭关系,眼底镜的光路就符合这一原理,但在检影时,因为在被检者的眼前加了工作镜,这样就使得光线在射入操作者的眼之前已经不是平行光线了,那么不是平行的光线进入操作者的眼就不可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打破了共轭关系,也就是说这样的情况共轭是不成立的。
3、
前人的检影图示说明共轭点在视网膜之前时,人眼看到的是逆动,在视网膜之后时为顺动,详细理解是这样的,当共轭点在眼后操作者感觉光影顺动时,被检者眼底发出的光由上自下运动,在被检者的眼内的投射也是至上往下运动的,逆动时则相反,被检者眼底发出的光自下往上时,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自上往下运动(见图5)。
那么此时你再回头来看看物体在人眼中成像的情况是怎样的(见图6),人眼看到物体的图像在人眼的视网膜上的图像却是倒像,如物的左侧在视网膜上的像变为右侧,右侧变成左侧,上下也是同样颠倒过来的。被检者的眼睛在检影者眼中的图像是颠倒过来的,上为下、下为上、左为右、右为左,这样一来检影验光时的影动的运动方向与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图象是相反的,据此理解,前人所说的顺动恰恰可以理解为逆动,而逆动理解为顺动。比如说前人所说的顺动检影光从被检者的眼睛从左到右扫过时,顺动的光带在操作者视网膜上的像也是自左到右运动,但操作者眼内被检者的眼睛图像却是左右颠倒的,所以此时的顺动却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动,而逆动的情况却才是真正的顺动,很显然这一点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图5:前人所说的检影影动顺逆图解)
(图6:物与视网膜上的像)
4、
在实际的检影操作中,检影操作者的屈光状态对检影验光的结果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比如说-1.00D的近视眼检影操作者,他戴镜与不戴镜进行检影操作时得出的检影结果没有区别,远视眼没矫正的操作者同样也是这样的,只要不影响观察如果根据前人的共轭点在视网膜上这一理论分析却是肯定有差别的,显然这一点也不相符。
5、
通过实际操作大家都知道,在中和状态时被检者眼的瞳孔是全亮的状态,那么就表示检影操作者的视细胞被照亮的面积应该等于被检者瞳孔在检影操作者视网膜上所占的面积。如果被检者与操作者的眼视网膜是共轭关系,在前面大家已经知道被检者的视网膜上的像是点或线,操作者眼视网膜上应该也是很小的一个点或线条。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而是瞳孔全亮。据此也能推翻共轭点在视网膜上的结论。
试验:
为了进一步证明检影时,被检者的视网膜与操作者的视网膜不是共轭关系,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拿一个一千度左右的老花镜,对着白墙,离墙大约十厘米左右的距离,然后把检影光照在镜片上,此时光线会透过镜片投射在白墙上,此时再来回移动调整一下镜片,让墙上成一点或线条,此时固定住镜片。
刚才看到的图像是眼睛不通过检影镜窥孔看,而是直接用眼在白墙上看到的结果,下面让我们把眼睛对准检影镜的窥孔来观察,来回移动检影镜,会在一个地方看到全亮,但镜片没动,墙上的影子还是一个点或者线条。
在这个试验里白墙相当于被检者眼视网膜,在试验当中很直观的看出白墙上图像,是点或像,而人眼在中和状态时看到的却是全亮,这就说明它们不是共轭关系。
RICK :這還是第一焦點原理,當光線從第一焦點射出經過凸透鏡會形成平行光(看起來像光柱)我认为前人的检影理论只是眼底镜理论的一个翻版,眼底镜是以已看清被检者眼底为基础来确定它的屈光度,而检影却是用影动来判断被检者的屈光状态,这是两种不同的验光方式,当然他的原理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以上四点仅是本人总结的几个方面,仅此几点就能足以证明前人对检影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RICK :眼底鏡並不是用來確定屈光度,是用來觀察眼底網膜狀態.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试验完全可以推翻被检者视网膜与操作者视网膜是共轭关系的理论。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检影验光的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在下篇里本人将会一步步来分析这个问题。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老明昌眼镜店





检影验光的远点在哪里
                                                              钱广来/文
前言:
在上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等证明了检影验光时,被检者与检查者双眼视网膜并非共轭关系,所以在本文不能继续引用共轭一词,而改用远点这一概念。
说明:
本文所说的远点是指被检者眼的远点。
正文:
检影验光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检者的远点位置,基本理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被检者眼人为的改造成需要的近视状态,焦距等于工作距离,从而使得被检者眼的远点到达操作者的眼内,让被检者观察到中和现象的过程。
RICK : 1.焦距等于工作距离”? 眼睛的焦距只有 2.4公分內,工作距離50公分,這怎會相等?
      2. 如你先前所述:”检影镜的灯丝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成像,它两是共轭关系”.根據檢影鏡結構 這個共軛點也就是遠點會在兩個地方 1燈絲上 2檢影鏡窺視孔處 . 現在又怎麼遠點就直接跑到檢查者眼內? 前後矛盾.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沿着检影验光操作过程的光路逐步进行分析。在正常的情况下,检影发出的光是发散光,这个程度并不是很大,一般在-2.00D——-1.00D之间的发散光束。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范围呢,因为这个度数是为了抵消屈光度为正的工作镜度数,确保检影光通过工作镜后进入眼睛时的光线为平行光线。比如说在50厘米处检影时工作镜的度数为+2.00D,那么此时的检影镜射出光的发散度应该也为-2.00D,这样才能保证光束通过工作镜时变为平行光,同理在一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该等于-1.00D,在67厘米处检影时,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应为-1.50D。常规的检影验光一般都在1米到0.5米之间,所以一般来说检影镜的射出光的发散程度与之对应也就变成了-2.00D——-1.00D之间。
在检影光束发散度、工作镜度数,工作距离满足了上述条件的前提下,检影镜灯丝与被检者的视网膜构成共轭关系,检影镜的灯丝能够清晰的投射在被检者的视网膜上,图像成一点或线条(点状光与带状光的区别)请看下图1:
(图1:检影镜灯丝在视网膜上成清晰像)
要想确保检影镜的灯丝与被检者眼视网膜是共轭关系,那么就得严格做到工作距离、工作镜、检影镜光束的发散程度三者要完全配套才行。但在检影验光实际使用中,检影镜的光束聚散程度没有这么严格,种种避免不了的因素或多或少总会带来一定的误差,视网膜与检影灯丝是不是绝对的共轭关系不是太重要,有点误差问题不大,只不过会影响被检者视网膜上的像的清晰度而已,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点状光点的光点变大,带状光的光带变粗,从而对根据光带宽度快速判断屈光度的准确率有一定影响而已。
以上所述的是检影光束进入被检者眼内的成像过程,以及被检者视网膜上像的形状,这仅仅是介绍了检影镜与被检者眼之间的关系,下面着重介绍由被检者眼到操作者眼这一光路的过程,在介绍这一过程时,因为检影镜在这光路当中窥孔只起透过光线的作用,没有折射作用,或者说它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为了简化图形,所以在下面的图解中省略检影镜不画。
与检影相关的透镜成像理论:
检影验光这一过程也是建立在透镜成像理论之上的,透镜成像理论具体情况本文不详谈,大家可以去参考相关的书本,在这里只挑与本文有关的几个方面说一说,首先看图2、图3、图4:
(图2: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并且与焦点越近像越大)
(图3: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也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图4:物距等于焦距时,每一点都被分解成平行光线而不能成像)
根据上面三个图我们可以总结成如下的简图5,表达的内容是物在焦点上时不成像,每个物点在透镜的另一侧都成为了平行光线。物不在焦点之上时,“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并且都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越远时像越小。
(图5:透镜焦点两边分别成虚像和实像,焦点处不成像)
什么时候为顺动、逆动、中和?有没有共轭存在?
弄清了上面的理论,下面切入正题,大家知道人的眼睛也是由一组透镜构成,它的成像规律也完全遵循凸透镜成像理论,我们可以把检影镜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像看成是物,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等看着是一个透镜组,检影就相当于了解在这个透镜组的另一侧成什么样的像,根据像的状态了解“物”与焦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据此调整镜片屈光度来进行验光。
根据以上理论可以知道,当被检者为近视状态,视网膜在屈光焦点之后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并且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相反的,这就是所谓的逆动,并且是近视程度越深像越小越暗,近视程度越浅像越大越亮。
当被检者为远视状态,视网膜在焦点之前时,检影操作者看到的是正立的虚像,并且也是离焦点越近像越大,离焦点距离越远时像越小,如此时摇动检影镜,物像运动关系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顺动,并且是远视程度越深像越小,程度越浅时像越大。
RICK:檢影時,遠視眼的被檢者網膜上並不會形成正立虛像.只是倒立的實像會成像在網膜後方,而光還沒能聚焦成像提前被網膜擋住,除了網膜上的反射光其他的光線被網膜黑色素吸收了,因為光線還沒聚焦就被反射所以遠視眼檢影時的光影會是順動.当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全矫时,视网膜在焦点之上时,不能成像,视网膜上的每个点在眼外形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经过工作镜时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当这束光线的焦点与人眼的结点重合时,被检者就会感觉到被检者瞳孔全亮,并且相对地来说亮度最强,这就是所谓的中和状态。
那么在这个光路中到底有没有物像共轭关系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被检者与操作者眼都是正视眼或被屈光全矫眼,在不加工作镜的状态下可以形成共轭关系。???
工作镜的情况下被检者为近视状态,并且近视程度与工作镜屈光度符号相反的情况下也能形成共轭关系。在此时操作者会很清晰地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检影灯丝的像。如下图6:
(图6:不同的屈光状态,焦点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
详述中和:
下面进一步对中和时的状态进行分析。在检影验光过程中,中和时的状态可视为被检者的人造远点与操作者的结点重合,如下图
(图7:中和瞳孔全亮状态)
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到,被检者视网膜上一点射出眼外的平行光线被工作镜变成会聚光束,进入操作者眼内,会聚光束的焦点与操作者的远点重合,光线继续前进到达操作者的视网膜,照亮视网膜的面积与被检者在操作者眼中瞳孔像的面积完全重合,这就是全亮。也可以反向理解为照亮瞳孔的光线全部来自于视网膜上一点,如果这一点刚好是检影镜的灯丝的像,那么就会是全亮,只要有稍微的偏斜,这一点就是没有被检影镜照亮的位置,那么就表现为全暗,所以在实际检影状态时很难看到全亮中和状态,因为全亮的中和状态只有在恰好对准被照亮的视网膜上时才会看到全亮状态,而其他的位置都是没有被照亮的状态。
也只有在这中和状态时瞳孔被照亮亮度是最亮的。从亮度上来说,有限的出射亮度要想投射终点的亮度尽可能地提高,那么就是尽量在传播过程当中减少损耗,损耗越少,投射亮度就越高,也只有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保证亮度的损耗最少,从而保证相对地来说亮度最高。
只有在被检者远点与操作者结点重合时,根据透镜折射理论“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只在在远点与结点重合时才能符合这一理论,把每一条光线都视为通过光心而不改变传播方向,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损耗,只要远点不与结点重合,光线都会受到眼球屈光介质的折射作用而满足不了上述的条件。
以上的述的是检影基本理论,后面还会进一步对检影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安徽无为老明昌眼镜店


因为本论坛上传不了附件,所以看不了图,图太多,划了几天已经很烦,我也懒得一个一个传图,太烦了,想看图的,上丁香网上打开附件查看,或者直接Q我让我QQ传送也行。


後記….樓主既然把文章放到這板區裡,應該知道這是個論壇!!是要讓他人一起討論的,請把你的資料完整的撲上(圖片),否則有又何意義?? 文章放上來就是要討論的. 快補上圖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眼镜人论坛官方群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视光人 ( 桂ICP备2021001297号 )

GMT+8, 2024-12-24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