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重的近视眼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各种各样的近视眼防治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但总体收效甚微。我们不得不再从近视眼预防领域的基础理论上进行探索,是不是真的这些基础理论上出了问题? 一个学科就应该有一个理论体系,这是指导该学科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近视眼研究应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上? 理想匀速状态的参照,诞生了“经典力学”理论,引出了“万有引力”和“惯性定律”;在具有加速参照体系中,“狭义相对论”引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和“弯曲空间”新体系;“广义相对论”使经典理论与狭义相对论得到了完美的匹配。 “阴阳学说”指导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医神奇佳话。而且,中医文化和“阴阳学说”的养生学缔造了“现代营养学”。 而眼视光学呢? 在我国,长期以来,有关近视眼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来源和逻辑分析方法等完全出于一些视觉问题的表面现象,而非视觉问题的真正本质,甚至一些定论严重背离了实际,违背了现代科学的基本原则。例如,在近视眼研究思维的领域,我们一直把视觉系统建立在一个简单平面概念内,即建立在普通的物理光学基础上,把近视眼的情况简单的看成是光线成焦点的位置问题上,于是就有焦点在视网膜上和前后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光的波、粒这个特性,假如真的将光线聚焦,焦点落在视网膜上,这给视网膜带来的应该是灾难性的问题。)于是,就有一些人开始努力关注近视眼的眼轴长度问题,也就出现了标准的眼轴长度24mm,并且提出眼轴每增长1mm就产生–3.00D左右屈光不正的定论,实质上,真正的标准眼轴长度的眼一定是标准眼睛,没有屈光不正了吗? 既然眼轴长度无法真正定义近视眼的问题,对于一些眼轴短于标准长度还要配戴凹透镜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屈光力过大之说,于是就有了人眼静态屈光量应该是在58.6D的概念,然而这个屈光量是真的这些吗?显然没有真正进行定量的测量。于是进行麻痹状况下的测量检查,假如这种测量是准确的,进行相应测量的值的凹透镜补偿应该是可以的,事实上这个数值能有用吗?显然这不靠谱,于是就开始关注晶状体的鼓起与扁平的问题。 对于一些实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就开始偷换概念,将“假性近视”弄来,大家应该清楚的知道,假性近视是一种现象,是睫状肌痉挛后产生的一些症状,是会自行消失的。 更有趣的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诞生了几个经典的近视成因理论,即“调节学说”、 “形觉剥夺学说”和“近代偿学说”。无论那种学说都无法真正解释近视的成因问题,或者说,无法解决日益严重的近视眼问题。 以至这些眼视光的经典理论对于更为低度远视眼的2.0视力、弱视的产生与发展、轻度散光眼视力在1.5、视轴与眼轴不叠合、屈光参差等等问题,更显得苍白无力。 特别是在一些基础的假设理论上,存在更多的不解问题。如:“远点”、“正视眼”及“平行光”等等概念的阐述。徐广第教授的《眼科屈光学》认为:“眼睛在完全休息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称远点”,“眼睛为了能看清远处物体,睫状肌要松弛,此时眼的屈光力最小。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自无穷远处发的光相互平行地向前行进,称平行光。自然界中最标准的平行光是太阳光。眼屈光学上将5米外所发的光称为平行光”。难道人眼视网膜上的是平行光线这样简单的问题吗? 事实上,视网膜的真正感光体是黄斑的中心凹,而中心凹是一个类似漏斗形的曲面,而且在人眼中的屈光主要变化的晶状体是一个非球形的胶状透明体,其形状的改变直接会影响到光线的运动方向,特别更应该提到的是视觉能力应该是建立在人眼的活体状态下,任何的尸眼都没有意义,既然是活体就应该有新陈代谢的问题,更新与代偿能力难道不应该考虑到视觉系统的建立中吗? 因此,近视眼的预防,应该建立在一个辨证同一的眼视觉功能体系中,也就是将近视眼的现象与眼视觉体系中的一些其他现象,一起来建立一个辨证体系,即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 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辨证体系? 传统眼视光学是建立在现代眼科学的人眼解剖结构变化基础上,揭示的是人眼机体结构变化。而人眼是一个能量代谢的实体(机体),它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获得能源物质产生能量。人眼机体产生的能量可维待人眼机体的自体耗能,同时还产生对外物做功的能,也就是人眼的视觉功能。人眼的能量不是恒态的,在一天中人眼机体的能量是有变化的,如早晨精力充沛,视觉良好,工作一天到了晚上就觉得疲劳,经过一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早晨又是精力充沛。这种人眼能量变化状态,就叫做人眼的能态。 人眼的能态能符合(满足)人眼机体需要及对外物做功的需要,这样的能态称为眼正常能态。对于眼机体变化,只要满足眼对外物做功的能,也就是满足人双眼视觉功能的需求,都应该是眼正常能态。而且,眼正常能态必须符合人眼不同时候的视觉需求。假如无法满足,则称为眼非常态。 要能在近视预防治疗领域中有所成效,不仅要知道人眼机体机构的状态及变化,还要真正了解人眼视觉过程中正常能态的情况,特别要将人眼机体结构变化与人眼能态有机的结合,建立一个辨证体系。 正常人眼的能态涵盖单眼的能态需求,双眼的能态需求和单、双眼之间的协调。 首先,从单眼开始阐述。 1、人眼有看近的需求,人眼为这个需求,动用第三对脑神经(副交感支)支配睫状肌,使晶状体凸起,产生人眼的调节,增强人眼屈光力量。2、人眼有看远的需求,在传统眼视光学理论中,看远是一个放松调节,是一个静止的眼,其实这是一个不准确的认识。人眼实质在看远时,人眼是由第三对脑神经(交感支)所支配,尽管这个神经支配下产生的调节能力很小,但足够能帮助人眼的晶状体恢复到扁平的自然状态。3、人眼有看清楚的需求(在传统视光学中,人眼角膜曲率的不一致被列入人眼的缺陷,然而这个缺陷如何解决的很少有交代),由于人眼角膜等问题,人眼需要动用精细的调节,当这个调节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能辨析物像。4、人眼有看的速度问题,人眼不仅需要看到、看清,还要快速看,这里就需要调节的敏感性。 从上述四个方面,就会感觉到,关于单眼就存在看远看近之间的矛盾和看清看快的矛盾。这些矛盾发生冲突,就会产生远视、近视、散光等等。 其实人眼在视觉过程中,物体的大小、远近距离是不断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无时不刻的在进行中,因此人眼时刻使晶状体凸起、扁平,同时为了能看清,晶状体还要不停的改变晶状体的形态,随着物体大小距离变化的速度,晶状体的凸起、扁平及形态改变的速度也随之进行调整改变,因此,在单眼视觉中,人眼的正常能态的需求,是一个立体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四维系统。 这里我们可以将晶状体凸起的能力成为正向调节,晶状体扁平的能力成为负向调节,晶状体形态调整的能力成为精细调节,将正向调节、负向调节和精细调节处于平衡状态的眼成为自然态。假如用数学方式来表示,在X轴上,从原点向正方向的表示正向调节,从原点向负方向的表示负向调节,Y轴和Z轴表示精细调节,原点为自然态,调节的速度则为时空概念。 从上述数轴概念中发现,精细调节应该是一个无穷变化的内容,它的变化会对整个视觉状况有着无穷的变化魅力,特别是时间的变化,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阐述双眼之间的问题。 人眼在了解感知世界,是需要通过双眼,尽管双眼单视的能力,在传统视光学中认为是人类长期劳动进化中逐步形成的人类特有的视觉能力,但确实双眼单视的功能给人类感知世界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因此,人眼为了保证双眼的特殊魅力,就必须具备双眼的协调能力,双眼的平衡能力,还需要双眼成像的融像功能,还需要双眼独特的立体视觉功能。 其实人眼在视觉形成中,是通过单眼自身逐步完善,而最终实现双眼视觉功能,特别是这个形成中,双眼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相互协调的这样的问题和矛盾。 这些问题和矛盾一旦产生冲突,就会出现视觉上问题,如屈光参差、单眼弱视、斜视等等。 双眼的协调应该真正将其认识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星球之间的协调来考虑,就如太阳、地球、月亮。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也有着相互之间的协调和干扰的影响。 因此,建立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必须是将人眼机体结构变化与人眼的能态有机的相结合的辩证体系上,她应该是看远与看近、看清与看快、单眼与双眼等诸多功能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多维空间的体系,也是我们研究认识眼视光学的最为基本的方法论和手段。简单一点就是,眼视光学应该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认识论上,这样眼视光学才有发展,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实现。 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应该是人眼机体结构变化与人眼能态之间的平衡协调点。也就是看远与看近、看清与看快、单眼与双眼等诸多功能相互之间的平衡协调。不同的人眼机体结构与变化,就必须有符合这样需求的人眼正常能态!通俗一点讲也就是:体形胖的不一定是健康,体形廋小的不一定是有病状;眼轴长、短不一定是近、远视;单眼视力好,不一定双眼视力会最好。 眼视光基础理论体系应该研究探讨的方向是什么? 有了这样一个眼视光基础理论,大家就可以研究人眼结构变化与人眼能态之间的平衡需求。如果这样的平衡需求被破坏或者改变将会产生怎样的新状况;眼结构变化会怎样影响到人眼能态的新变化,或者能态范围的变化将会怎样改变眼结构的变化;在能态变化中,看远能力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看近能力的变化,怎样变化;看清能力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看快能力的变化,怎样变化。 大家还可以通过建立的数轴上得到启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精细调节的规律和变化。 大家还可以通过广义相对论的理论,了解和掌握双眼之间的各种变化规律和协调规律。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可以用来计算核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并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天文观测所证实。相信人眼结构变化与人眼能态的眼视光辨证体系,一定会带领眼视光研究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将是指日可待。 (作者:沈华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