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店创业的话题,坛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刚好看到一篇创业开店的文章,觉得不错,转过来和大家分享,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文章作者:天明视光技术总监 梅医生
昨天听员工谈论到认识的某某验光师携夫人前几年从公司出来,自己开了个小小眼镜店做老板,每年两口子除去林林总总的各种费用平均每年可以赚12万元,众人一脸向往,跃跃欲试。以20万元的投资,每年能获得12万“利润”,回报率12/20=60%,看上去是非常不错的。像这样自己做眼镜店老板到底好不好?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就以这两口子开的眼镜店分析下: 开这个店是自己多年积蓄连带向家人朋友借款一共20万元投资。 假设我有20万元,仅仅通过债券正回购或信托等中低风险投资,一年收益在8%~10%之间,即产生1.6~2万左右的资产性投资回报(就算是在家睡大觉都有这个资产性的收益)。这个是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说,开这个眼镜店去除本身的资产性收益,真实的通过做实业的创业收益是12-2(资产性收益)=10万元,即人均5万元,月均4166元。 两人只请了一个员工做做杂事,而进货、销售、验光、售后等都由两人完成。实际上等于请了自己两人做员工,给自己发工资,每人每年5万元。作为该店的投资人,股东实际上没有收益!如果20万的初期投资是需要还利息的,收益还要少!
分析下来,未必有在我们公司做验光师生活质量更好。 听我分析后,我们员工认为:自己做老板,心态好能动性强,不用受管制,时间自己把握,工作自由!
是这样吗? 实际上两人工作时间比在公司加长很多。没有休息日,因为休息一天就意味着房租白交一天,黄金周,小长假更不要想了,那是顾客最多的时候!要休息?老公休息时老婆得顶住;工作很累,因为服务要做得很好,让顾客留下好印象下次再来。由于店小,分工不细,要求全能型的员工,只能自己做,从店面日常运作到社会关系打理都要亲力亲为:天灾人祸,倡议个体户捐10000元,捐不捐?(很想捐,但有那个能力吗?);逢年过节各种社会关系相关部门的应酬,大大小小的各种费用给是不给?就算这些开销已经算到费用了,但人的工作量加大了很多,要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原来在公司还有很多公派学习的机会,现在要学习得自己掏腰包了,得想一想!
听到这里,有一半人沉默了。如果把投资人(老板)和自己作为员工两个身份分开来算。发给了这2个一年几乎365天天天上班(日薪4166/30=138.8,换成月21日工作制为138.8*21=2914元)的优秀员工工资后,投资回报为零!实质上这个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发工资,由于兼做了老班,所以,工作态度会比在大公司积极很多。如果从赚钱的工作效率来看,说不定还远远低于在公司上班。这里反映的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能用给自己打工的心态在公司上班,在公司付出同样多的努力,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这也反映了中国眼镜市场小眼镜店、夫妻店的生存现状。越小的眼镜店,由于没有品牌优势;没有供货商优势(因为量少,进货成本会比大公司高很多!);没有技术优势;没有营销优势,靠的是低价进货高价卖出的纯商品买卖模式会逐渐淡出市场。 而大公司由于有组织结构完善,分工明细,有专门的市场营销、供货商渠道、培训体系、拓展开发等管理体系,能创造更多的产品附加值,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
同时,我谈的也绝不是打击年轻验光师们的创业积极性。创业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是今天受了点委屈一冲动,明天就可以炒老板鱿鱼的。创业需要积累的是工作经验、社会人脉、资金、团队领导力等多种资源,准备充足才能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现在一个现象,多数眼镜企业的验光师都年轻化,35岁以上的验光师占的比例极低,没有几个验光师能坚持把这个事情做到底,,如果调查这些验光师的去向,会发现多数都去自己开店了(成为经营者而不是视光从业人员了!)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总体验光师技术技能不高的问题。而像视光学这样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学科,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继续教育的。反观发达国家的视光行业,视光从业经验的丰富的老验光师非常多。 视光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验光师的职业生涯和工作导向,需要全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引导;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建设愉悦的工作环境避免人才流失;同时,验光师本身也要调整好心态、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