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就从现在屈光手术的“花样”开始展开小叙一下,屈光手术发展在中国也有10多年的时间,从最早的RK,ICRS,PRK,LASIK,LASEK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并发症--角膜Sahara综合症,角膜浑浊,屈光回退,眩光,不规则散光,感染,畏光,眼干,晕光,暗视力低下等的一步一步的改进,但只能能说是相对降低,并不是避免。现在更有一些医院打着所谓Q值引导个性化,波前像差优化就可以解决以上并发症。何为Q值?其实就是对角膜曲率性质形态的一个数据值,形象化的说就是患者自己角膜非球面的数据。我们从Q=b ²∕a² ─1(b为横径,a为纵径)这个公式结合一个图就能看出, 当a=b,Q=0,这就是一个圆。当b>a,则Q>0,当b<a,则Q<0.这一系列的反映就是从球面到非球面的一个过程,只是Q值反映一个弧面是平坦还是突出。角膜并不是一个球面,而是天然的非球面形态,而且大多还都是Q是负数。普通LASIK手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治疗近视后会破坏角膜原有的非球面性,导致球差增加(高阶像差的一种),术后三个月内会出现明显的光晕及夜间视力下降等,有5%的患者会长期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所以才引入Q值,在实施手术的时候输入患者个体化Q值,保证了角膜的自然非球面性。但无论医生的水平有多高,手术技巧有多好,都无法避免球差。我们通过对人眼结构,特别是对角膜像差与整体像差的分析能够得到答案。
对于一个实际人眼来说,其角膜更趋于扁圆形(中间突,边缘平),而晶状体则更趋于扁平形(中间平,边缘突),二者相互补偿,则使人眼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但当我们做一个屈光手术时,比如近视,无论是标准LASIK还是个体化切削,其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在角膜上去掉一些组织,使术后的角膜形状更趋于扁平形,这样就打破了人眼的整体像差平衡,人为地引入了球差。那么在Q值做引导之后的个性化切削方案之后,确实它有效地减少了屈光手术所引入的球差,但这也只是相对于原屈光手术的提高之处。波前优化这一概念和Q值引导的作用几乎是差不多的,即对角膜的中央区进行常规激光切削时,对周边的切削区依照角膜曲率的变化使用额外的激光脉冲,减少传统LASIK术后所常见的球面相差问 题。由于角膜在解剖形态上大体呈椭圆形,其中央4mm范围为近球形,外周角膜呈椭圆形,垂直发射的激光斑落在角膜中央区及周边区时,光斑形状及面积发生变化,导致能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术后产生 较大像差,影响了术后视觉质量。针对这一情况目前有的准分子激光机可以通过输入角膜曲率来解决这一问题,波前像差技术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做了这么多的改进,都无法还原到患者在未出现屈光不正之前的像差状态。大家都知道像差分为高阶和低阶,屈光不正之类这些离焦问题都属于低价像差,高阶像差指不规则散光等屈光系统存在的其它光学缺陷。光学镜片的矫正和传统的屈光手术只能矫正离焦问题这一类的低价像差,只有引入Q值之后的个性化才能有针对性的矫正一部分高阶像差。那么医生有这么负责任的告诉患者和为患者评估吗?有针对性的这一部分人群或许比较适合做屈光手术,那么没有针对性的这一群人,再引入一些像差,这有必要吗?角膜的破损后的修复是一个很漫长和复杂的过程,5层的修复速度和过程都有差别,但重要的就是这5层中的基质层的张力性的恢复问题,他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从眼生理学当中知道,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最佳,但这个最佳值也仅仅是原张力的50%。哪一位权威人士的眼科大夫敢站出来保证患者的角膜这一重要问题不出事情?如果漫长的好日子之后出了问题,这个算谁的责任?医疗事故?还是患者自己承受?再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还是使用传统的非手术矫正方法是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当然我们期待手术类的矫正方法日益成熟,甚至于人造角膜的出现来代替。我们中国人不能仅仅凭人多就敢冒险做实验,不能仅仅凭老百姓的对自我“|不讲究”这种思想来心甘情愿做试验品。请眼科大夫们找到更为能够代替人的实验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