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是“讲理的”,你认为对方不讲理是因为他的理和你的理不对而已,他并不觉得自己不讲理。所以,不要和对方争辩谁对,谁错,你有时候你可以对他说:好了,你是对的,那又怎样。比如,我曾经遇到一个妈妈,带还在读小学的女儿来买太阳镜(因为要出去旅游),她一定要给女儿买一副玻璃镜片的太阳镜,因为她认为玻璃镜片的光学性能较好。我告诉他,玻璃镜片第一不安全,容易碎,不适合儿童;第二比较重,对孩子鼻梁的发育不好。她死活不听,说我就是想让她买贵而且不实用的东西。我就和她争执起来。最后客人愤愤然走了。事后我在想,这个妈妈当然不会害自己的女儿,她的确是认为树脂的镜片不好,所以不听我劝说,我当时应该告诉她:其实卖给他玻璃的或者树脂的,对我而言都有钱赚,我不可能有钱不赚的。之所以不卖给你,是真的因为这个产品不好!
看过三季人的故事,你更能明白这一点:
《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正在门外扫地,忽然走过来一个浑身绿装的人,他便好奇的看去,只见那人冲着自己就过来了,刚一靠近就问他:你是孔子的弟子吧?他回答道:是呀,你有什么事?那人接着说:请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弟子莫名其妙的看了一下那人,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那人很不理解的反问:明明是三个季节,你怎么能说是四个呢?于是两个人就为此争论了起来……
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什么结果,于是那人提出:不然我们打个赌吧。
孔子的弟子说,赌就赌,那你说赌什么?
那人说:假如确定一年是四个季节,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假如确定一年是三个季节,你给我磕三个响头,你看怎么样?
孔子弟子,犹豫也没犹豫,就答应他了。
于是二人便一起去找孔子理论去了。
见到了孔子,二人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的向孔子道来,那人非常诚恳的和孔子说:就是这么个事,您是老师,您给凭个理,到底一年有四个季节还是三个季节?
孔子看了一下那人,转过身对弟子说:一年确实是三个季节。
那人,马上就开始跟孔子弟子理论:我说一年只有三个季节吧,让你不信,现在好了,赶紧给我磕三个响头吧。
孔子的弟子看了眼老师,无奈的给那人磕了三个响头……
见孔子弟子磕完头,那人也就开心的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那人走了,便回身问师傅,一年明明是四个季节,老师您怎么也说是三个呢?
孔子笑了笑,对其弟子讲:您没看到那人,浑身是绿色吗?其实他是一只蚂蚱,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活不到冬天,你说他怎么能知道一年当中除了他所经历的三季外,还有一个冬季呢?这样你跟他又能争论出个什么结果呢?
孔子弟子顿时有所悟!
也许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其中蕴涵着一个很大的哲理.
现实中我们通常会见到某些人为了一些小事,而争论不休,最后不搞个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决不罢休……
而其实,对于根本不懂的人不需要和他争辩,因为你与他们谈的即便是真理,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永远也无法理解,这类人通常被被称为是“三季人”。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庄子秋水篇十七中的几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说“井里的蛤蟆你和它讲海多大讲不通,因它没见过,所处不同。夏天里的虫子你和它讲冰什么样子,讲不通,因为它没经历过,时令不同。人们的见识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庄子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我们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选择的原则、标准以及权利!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不同,又各自都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所以就在所难免的会些某些不同意见的存在。就此而论,选择自身其实是没有是非对错的,重要的是自己喜欢与最适合,所以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的权利,也都有尊重他人的必要!但前提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对他人、社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骨子里就是认为一年有三季,那么再与他争辩又能怎样?与其让一些无畏的事情干扰自己的心情状态,到不如学学孔子,权当他是三季人吧! |
|